前几天我和几位老师进行了一场商演。
演出结束后,我对于平时练习与舞台演出的关系,又有了一些新的体会。
一、不管如何精心准备,在舞台上的感觉,就是和平日里的练习不同
不少学琴者可能会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
“不用紧张,把上台演出当作和平时练习一样就行了”。
于是在舞台上,我们迫切使自己“进入”平日里的练习状态。但我们会发现,无论如何克制自己,就是无法找到那种状态与感觉。
这时千万不要质疑自己的心态与能力,因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因为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境,注定是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状态与感觉。
人是环境的“产物”,心理、思想、行为举止,无不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
平时的练习,无人打扰,无人注视,一切注意力,都能集中在自己的演奏上。
而舞台上的演出,面对的可能是繁乱的现场,没那么安静的环境,还有台下观众投来的目光,聚光灯下的灼热感等。
此时依靠想象,把舞台上的的自己,“拉回”到平时练习的感觉中来,就会发现这是一件很不切合实际的事情。
二、在演出中保持平常心的目的是,养成良好的“心理建设”习惯
在平时的练习中,做到潜心专注,心无旁骛,练到自己尽力便好。
在演出过程中,外部环境会带给自己很多的变化:身体不自在与不自然、气息混乱、脑中空白……
此时恰当的做法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坦然接受、感受、适应目前的环境。然后就在当下的这种环境中,尽自己所能,把平日里的演奏技术尝试发挥出来。
而不是去想,如何把此时自己的状态,调整到平时练习中的那样,那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在紧张的状态下开始自己的演奏,就像在褶皱的白纸上开始作画一样,虽不是“完美”的作品,但我们可以在平常心的“驱使”下,坦然接受这些有“瑕疵”的“杰作”。
三、具备了平常心,就可以“胜不骄,败不馁”
在《微习惯》这本书中有句话:
“压力会促进习惯性行为,无论这种习惯是好是坏”。
在演出中保持平常心,看似消极对待,实则是降低期望值的健康心理;而一味地想把演出“变成”平时的练习,其实有种“画饼充饥”的虚无感,难以实现。
所以我们要培养自己保持平常心的习惯,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是如此。
这样当我们受到外部环境带来的压力感时,本能地“激发”起早已形成的平常心心态,也便能使自己在压力中,懂得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