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超载
互联网时代似乎只要有一个上进的心人都会在信息过剩时代带些焦虑。今天看到一个英语课程感觉挺不错的,万一将来我有用到呢?还是先报名了再说。哇晒又有公众号运营的课程,以前不是挺想开个公众号吗,学了再说。结果报了十来个课程真正认真起来的还是晨读感悟。其它花钱花的很没理性。
真正的学习应该活学活用,而不是每次买了课程自己安慰自己,其实我还是很像努力上进的。最近买东西也不那么盲目了,事先问问自己真的是要自己要学习的吗?而不是看课程的解说多棒,能给你带来多少利益,如果没有运用起来,这些多棒,多大价值其实跟我们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如果买了很多可以把所有想学的课程列出来,再从中挑选几个目前觉得最需要先学的课程,一步步推进,不贪多,一天学一个,或者刻意运用一次,并且重复性练习稳固知识,加深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并变成每天要洗脸一样习惯。
消极过滤
很多时候往往做不好一件事情就是把问题困难化了。以前有一个小伙子,工作多年,变成老油条,占着老员工的资本。领导提出来的问题总是能找出理由来这个很难这个不好做,这个根本不可能。领导有时候迫于无奈只能强制要求他做,结果小伙子还带着情绪和偏见做事情。慢慢的视野越来越小,五六年后依然还是最底层的员工。
另外一个姑娘,是一个比较活跃的,新入职场。每次遇到问题总是会请教比他经验丰富的人,领导布置的任务虽然难度很大,但她总能问自己,这个任务大概会影响到哪些方面?拆分下来的话,要先完成哪几个重点?如果是领导自己来完成他会怎么做?留意领导和身边的同事都是怎么做事情的,他们身上有什么可取之处?带着解决问题的思维去工作,姑娘不到两年就已经是主管。
问题并不可怕,可怕是我们不愿意面对问题,勇敢一点,打破魔咒,做一个可能性的思考者。
缺少跟进
掌握多少知识才让自己能够变成牛人?其实答案很简单,选择自己最能坚持的一件事。但往往也只是因为一件事很难让人坚持下去,它需要大量的重复性练习,因为枯燥,因为没意思。不过越简单的重复越能让知识稳固,形成本能。并且在每日的重复中,细化细节,一步步完善,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收集身边的好的想法记录下来,如果可行,进行大胆尝试。
以前做推广的时候,考虑问题是如何利益最大化,按照这个目标列计划开始实行。做法是先思考哪类关键词符合用户搜索习惯,并且正对这类关键词进行维度划分,划分的过程用一套跟踪符进行跟踪,结合聊天工具进行观察,三天一周合并投放数据和用户转化数据进行调整,哪些是能够带来有效的,哪些又是无效的,有效的是什么原因产生的?无效的该如何调整。再一步步细分逐步排查。让整体流程日益完善,并且最终锁定更多优质客户。
进步最快的方式是,再制定相关计划,加以进行,刻意练习有导师的支持,并且能够收集反馈机制,反馈的过程中能够一步步的解决更多的问题。当然有名师指点朋友监督那是更好不过的事情。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