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改变命运,可是读书为什么能改变命运呢?
因为读书可以改变脑袋,改变思维方式。一个人的思维开阔,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自然就更有智慧。
西汉的大文学家刘向说:“书尤药也,善读之可医愚也!”
可是,读书为什么可以让我们变得聪明呢?我认为,因为书中有很多现成的,而且管用的经验。在没有网络的时代,人们碰到问题就去翻书。
如今,是网络时代,人们碰到问题,就去问度娘。但是,度娘上的东西,也是从书上搬迁过来的。
如此说来,读书只是给我们提供了经验,并没有让我们变得聪明呀?这个问题,还得交给脑科学家来回答。
日本有一位脑科学家,名叫茂木健一郎。他是索尼计算机科学实验室的高级研究员,他热衷于研究人类的脑壳,他的研究成果也很多,还把研究成果写成了书。比如,《创意脑》、《大脑活用学习法》、《大脑活用工作术》等书,都是他写的。
茂木健一郎在《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脑科学家教我的读书法》这本书中,用科学的方法告诉我们,阅读可以改造大脑,但阅读这个事情,是有技巧的,如果阅读的方法不对,你读再多书,也不会变聪明,搞不好还会成为书呆子。
一、到底是要无所不读,还是只读一个领域的书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读书的广度与深度的问题。
《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脑科学家教我的读书法》的作者茂木健一郎有一个观点,他认为:“读书越多,看世界的角度越高。”比方说,读过10本书的人,会站在10书的高度去看待这个世界;而读过100本书的人,就会站在100本书的高度去看世界。
的确,站得高就能看得远。那么,问题来了,虽然站得高,看得远。如果只是站在一根高高的柱子上,会不会有不安全感呢?当然会怕怕,毕竟站得越高,摔得越惨嘛!
阅读也一样,我们很多人,已经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了,但还是会焦虑。为什么呢?因为他只会一个技能,如果离开这个行业,甚至离开这个环境,他就会感到害怕、迷茫和担忧。
所以,如果把一个知识领域,当成1根柱子,你在这个领域读的书越多,这根柱子就越高。如果你再多读几个领域的书,那么你的脚下就有多根柱子,这时候,你既能站得高,看得远,还有选择站到哪根柱子上去看世界的自由。
因此,我们阅读时,既要垂直研究,也要横向发展。这样,我们的知识才既有广度,又有高度。关键是,这样可以让我们更自由地俯看这个世界。
可是,这样一来,我们要读的书就太多了,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阅读策略呢?
我的建议是:一定要在战略上定位多个领域,在战术上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也就是说,在同一个时间段内,你必须集中主要精力去阅读一个领域的书籍,并进行实践。
第一步,先定位一个你感兴趣,想发展的领域。
第二步,在你定位的领域中,选择简单的入门书籍,从简单到复杂,由易至难,采取这样的方式去学习。
第三步,在你定位的领域,列出主题阅读书单。通常来讲,如果你想系统地掌握一个领域的知识,读5-10本书籍,就能入门,而且肯定能解决这个领域的大多数问题。如果你在同一个领域读上30-50本书籍,再加上你的实践,肯定可以著书立说,成为一个领域的行家里手。
第四步,在一个领域有了一定的功底后,就开启一个新领域的学习阅读。这样一来,当你在上一次定位的领域中,成为专家的时候,你定位的第二个领域也会小有成就。
就按着这样的方法去做,通过日积月累,你就可以成为多个领域的行家里手。
二、我们一直对阅读有很多期待,却一直存在误解
关于阅读,我们有一些误解。
误解一,在网络上浏览文章,就是阅读。不,这不是阅读,这是消遣。如果你想通过阅读获取知识,一定要读书,而不是随意在网上关注几个公众号,浏览几篇文章。因为那些自媒体文章,呈现给你的知识,是碎片化的,不成体系的。只有图书,才会成体系给你介绍一个领域的知识。
正如《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脑科学家教我的读书法》的作者茂木健一郎所讲的:“阅读书籍这种成形的文章,就好比去拳击馆一丝不苟地进行拳击训练。而阅读邮件、脸书和推特上的文章,只能相当于日常休闲逛街。”
是的,如果你想通过阅读增长自己的见识,让自己变得聪明。那么,你必须阅读正规出版的图书,只有阅读图书,才是一丝不苟的训练,才能收获知识和能力。而看网络文章,只是了解一些信息而已。
误解二,只要读了书,就会有收获。事实上,很多人只是假装在读书,因为他们从来不思考。所以,他们读了很多书,依然很焦虑,因为他们没有从书中获得任何有价值的知识,更别提读完一本书以后,能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了。
所以,读书一定要思考。在阅读的时候,和作者对话,可以增强我们阅读的动力,也特别能促进我们去主动消化书中的知识,把书中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经验。
当作者提出一个观点时,你一定要先提问为什么,然后再切换角色,站在作者的角度,用作者在书中表达出来的观点,去回答为什么。
误解三,不能理解书中的知识,是因为自己脑子笨。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所以,读不懂,并不是脑子笨,而是你读得太少了。可是,要我们重复地读同一本书,那得多无趣啊。没办法,学习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只能自己调整好心态,在阅读中体验到快感。
《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脑科学家教我的读书法》的作者茂木健一郎告诉我们:“一个人愿意重复某项行为,正是以快乐为基础的。”他还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给我们做了分析。
他告诉我们,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当一个人在遇到让自己快乐的事情时,大脑就会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这种物质能让我们对某一种行为上瘾。
由此可见,要想阅读上瘾,心甘情愿去重复阅读一本书,需要从书中找到快乐。通常来讲,必须得有获得感,才会快乐。
三、读书,是帮你预防并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当读书能帮我们解决具体问题时,我们就可以从中获得快乐。所以,真正能坚持读书,爱上阅读的人,通常都会带着问题去读书。当你翻开一本书,是因为想在书中寻找答案时,你一定会全神贯注去阅读。
但是,当你积累了一定的阅读量以后,你会发现,你不用刻意带着问题去阅读,在读书的时候也会津津有味。因为你已经养成习惯,你很清楚,你从书中读到的一些场景,掌握到的一些情况,发现的一些问题,可以帮助你应对工作、生活中的问题,甚至会提醒你为某些情况,提前做好准备。
比如,你是一名职场人士,你在一本书中看到某人想竞选一个领导岗位,结果遭人陷害,不仅没有竞争到理想中的岗位,最悲剧的是自己平时最不喜欢的人,当了自己的领导。这该怎么办呢?
辞职?没有做好准备,一时之间找不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换岗?其它相同级别的岗位,没有这么好的薪资。和现在这个岗位薪资差不多的岗位,没有空缺。
这是书中人物的遭遇,接下来,书中人物选择了隐忍,奋发图强,主动和不喜欢的领导搞好关系,他的事业不仅没有遭遇打击,反而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
如果你曾看到过一个这样的故事,当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就会有心理准备,你一定能冷静地应对。
阅读,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阅读,可以让你和很多牛人进行思想交流,从他们身上学到宝贵的经验。
因为,每一本书都经过了作者和编辑的无数次打磨,作者对书中的内容,个人的经验去伪存真,去糙留精,然后才把最精华的部分,留下来,呈现给读者。而且,能正式出版面世的文字,也一定是作者认为最有用的,很多经验都曾帮助过作者,解决过许多具体的问题。
所以,读书,读好书,真的可以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在读书的过程中,书中的知识,会在潜移默化中改造我们的大脑结构,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在面对人生中各种样的问题时,可以从容应对。
或许,让我们难过的,难堪的,总是那些让我们局促不安的场景。
或许,让我们快乐的,幸福的,总是那些让我们宁静从容的瞬间。
读书——宁静!
宁静——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