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一万是“讨饭”
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一位大爷为自己留洋海外的女儿相亲,追问相亲条件,大爷语出惊人:要学历!有学历就有钱。一万块钱一个月,讨饭啊?
一大早打开微博就扎心,在别人看来是讨饭的一万块,挣扎在上下班地铁公交上的我们却离五位数的月薪却仿佛还有很远的距离。
虽然大爷咄咄逼人,但站在父亲的角度,细想起来似乎也并无道理——自己高学历高薪水的女儿,又年轻又有才华,要在上海甚至是更大的城市生活,男方是个普通白领也显然与之不相配。
房子?车子?
家中有女的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找到“三高女婿”——学历高、薪水高、颜值高。从“有房有车”的价值观发展到现在,有些家长们还是一如既往地“物质至上”。
我们早就从童话故事中走出来,“贫贱夫妻百事哀”的道理也早就懂得,但是社会上像大爷一样的“纯物质择偶观”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改变?纵观记者和大爷的对话,除了强调自己女儿的学历,要求男方的薪水,别无他语,生硬的像是农贸市场拍卖物件一般,哪里有一点为女儿寻找爱情的人情味?
爱情还是面包?
这个问题始终是适龄待婚子女与各自父母的焦点议题,从“梁山伯与祝英台”到现在的言情偶像剧,我们看了太多“不顾世俗为爱私奔的”狗血桥段。之所以对这些故事的评价从“凄美感人”到“无脑毒鸡汤”,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明白了“门当户对”再某种程度上的合理性。
我们开始在“爱情”和“面包”天平上做着权衡,既想要有保障的生活,又羡慕小说女主“嫁给爱情的样子”,于是挑着挑着就剩下了。再后来,我们就被迫“将就”——
“现在能找到这样条件的不错了。”
“30好几了你还想等多久?”
“差不多行了,别跟我说你还想着什么一见钟情。”
我们也许追求由心而生的感情,但在父母眼中,所谓的爱情在随后的几十年间最终也与生活的柴盐酱醋一样平淡无奇。我们不否认物质是维系爱情的必需品,只是在考虑物质因素的时候,请将出发点定于真情,而不是“仅是需求”。
“精神至上”和“物质第一”显然都不是正解。最好的情况不过是“我们互相喜欢,正好,我们也能轻松地生活”。如若不然,坚持“柏拉图精神”的恋人们请做好“艰难度日”的准备;用物质条件动摇孩子的父母们,就当做你们想好日后是要面对着像是“交易关系”毫无人情的孩子们吧。
我不知道大爷的女儿除了高学历之外还有什么优秀品质,但我希望她最好是个能配得上大爷要求的“年薪百万”的“人中龙凤”。
至于我们这些还在摸爬滚打的咸鱼,醒醒吧,如果不是“白富美”,就不要奢求“高富帅”了。
(本文章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