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流传过一句话:晚上不想睡是因为没有勇气结束一天,早上不想起是因为没有勇气开始新的一天。有点颓废,不过似乎刻画出了一代都市青年的无奈。五岁的小姑娘自然不在此列,不睡和不起原因都十分简单——不想睡是因为贪玩,不想起是因为睡晚了起不来。有几次晚上叫她睡觉时我说过这话:“快点睡了,不然明天早上又起不来。”小姑娘记住了,还创造性地对这句话进行了发挥。
她:爸爸,每天在学校睡了午觉晚上我就睡不着,早上就起不来。
我:我没见你哪天晚上睡不着的。
她:可是我不想睡午觉。
我:好吧,我明天跟老师说一下。
小姑娘的幼儿园实行混班教学,她所在的班级从三岁半到六岁多的孩子都有,而年龄构成并非一成不变,有些年份大孩子多有些年份小孩子多。加拿大的习惯,通常在四到五岁左右就逐渐过渡到不睡午觉了。小姑娘刚去时她是班里最小的,当时班上五六岁的孩子多,基本都不睡午觉,老师就安排她和几个年纪小的孩子到小班教室睡午觉。到了四岁半左右,老师征求我们的意见,是否让她逐步过渡到不睡午觉。对这,小姑娘自然是求之不得。在此之前,周末在家她已经不肯睡午觉了,于是我们就同意了老师的安排,开始不睡午觉。
可是最近几个月情况发生了变化,班里小孩子多了起来,不睡午觉的大孩子是少数。老师对午睡作息进行了调整,让所有孩子都安静地躺下,过上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再让大孩子起来玩些不出声的游戏,而小孩子则继续午睡。小姑娘的抱怨由此而来。跟老师交谈的结果是澄清了我对新作息时间的理解,这几个大孩子每天即使躺下也都没睡着,只是安静地休息片刻而已。话虽如此,我对五岁的孩子到底是否需要睡午觉却没有十足的把握——周末在家,小姑娘是无论如何也不肯睡午觉的,可是如果午后我们开车出去,十有八九她会在车上睡着。
小孩子到底需不需要睡午觉,甚至成人需不需要睡午觉,如果到网上寻求答案,只会更加困惑。一派呼吁日间小睡片刻,一派则认为四五岁以后基本不需要午睡。后者举出统计数据显示,在北美只有15%左右的五岁小孩睡午觉,而儿科学术界主流的观点认为五岁以后神经系统发育基本成熟,就不再需要午睡了。主张午睡的也有科学证据,认为午睡可以帮助提高认知能力,培养健康饮食习惯,甚至改善夜间睡眠质量。
面对种种莫衷一是的观点,我只能自己动手进行梳理。据我看,不论中外历史,午睡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起得太早。英文里面没有“午睡”这个词,nap表示小睡一会儿,并不特指午后睡觉。在表示午睡时,英文常借用西班牙文的siesta,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本意是“第六小时”。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代,早起的人们在劳动了六个小时以后需要稍事休息以恢复体力。尤其在夏天,昼长夜短,多数农耕社会在这时候又处于农忙期,中午不休息一下,下半天的劳动难以为继。
中国古代有许多描写午睡之美好的诗句。白居易说:“暧昧斜卧日曛腰,一觉闲眠百病消。”刘伯温说:“如何一岁三春景,不及闲窗午梦长。”文人之所以爱睡午觉,我猜测仍然是因为起得太早。功名未成之时需要“闻鸡起舞”,伴于君王之侧则要“朝臣待漏五更寒”。中午不睡一会儿实在吃不消。
二是夏日难熬。长期以来,在欧洲,以英国为代表的一系列西欧国家都没有午睡的习惯,而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南欧国家则一直保持着siesta的传统。很显然,“第六个小时”正是“日当午”的时候,而南欧炎热的天气驱使人们午休以避免在暴晒之下劳动。
即便不需要工作,在娱乐活动匮乏的古代,夏季长长的白昼也难以打发——“不作午时眠,日长安可度?”《红楼梦》第二十九回,端午节贾母动了兴致要去道观看戏,有人嫌天热不肯去,贾母动员大家说“长天老日的,在家里也是睡觉”,让大家一起去。而到了冬天,第五十回,贾母则说“天短了,不敢睡中觉”。可见,是否睡午觉主要取决于白天活动时间的长短。
今天,我们不再披着朝霞上路,也不再按照日落来规划我们的一天,那么我们还需要睡午觉吗?在西班牙,siesta的传统更多地变成了一种文化符号。人们在这段时间里停止工作,商店也都关门,但回家午饭之后,人们未必都在睡觉,可能只是享受这种慢节奏的生活。在台湾亲子教育专栏作家汪培珽看来,台湾的中小学校统一安排孩子必须午睡是教育缺乏对孩子的尊重。而《纽约时报》一则长篇大论的报道在介绍了多项最新科学研究成果之后得出了一个不是结论的结论——儿童午睡的利弊情况复杂难以论断。
唐诗有“他皆携手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的句子,可见有人“好静眠”也有人不睡午觉而“携手寻芳”。看样子,睡午觉这么私人化的事情,还是交给孩子自己决定吧。只可惜我家小姑娘午后呼呼大睡的时光早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再次享受“手倦抛书午梦长”的闲适了。
参考资料:时培京《夏日睡方还少年:诗人也爱睡午觉 诗歌充满情趣》,《光明日报》2018年8月3日;汪培珽《不要強迫小孩午睡》,《远见》2018年7月号;Perri Klass "A Child’s Nap Is More Complicated Than It Looks", New York Times Sept 13,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