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上,一个许久未联系的老同学突然亮起了红点。
内容简洁直接,问我,她是要重新捡起丢弃了多年的书本去考取护士执照,还是和家里商量重新去学习一个技能。
我没有直接回她,因为我心里有点恼火。
早在两年前我就已经建议让她坚持去考,即便不喜欢,至少可以给自己和家人一个交代,给自己的工作一个保障,但她找了很多理由放弃了。
如今她在外打工了两年,后悔了,迷茫了,又来问我要不要去考……
唉,老妹啊,当初我已经把建议给你了,你没去做啊!现在再来问我当初的问题,我只能表示遗憾,周围的事物已经变了,你预计再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才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我们都会在迷茫的时候去寻求他人的建议,去思考自己的下一步。但得到建议时,又有多少人去认真地考虑?
或许别人在提建议时多多少少带有自己的立场,导致建议本身不完全受用于自己,可是寻求建议的人又有没有真正结合自身情况去思考建议的可行性呢?
有个朋友说自己十分孤单,问我孤单的时候我都在干什么,我回答说看着课外书充实自己,当自己优秀了,就不会觉得孤单了。她说很棒,准备多看看书。
不久她又发消息说,自己没书看,也不想花钱去买书。我告诉她可以借学校图书馆的书或者到书店里去看书。结果她又嫌弃图书馆的书太旧太味儿,书店又懒得去。
我……我还能说啥?建议给你了,你自己反倒找各种理由来推脱,你是要我给你想一个能满足你所有需求的万全之策来?
很多人得到了建议,不去认真思考建议的价值,反倒由着自己的性子找各种不足以成为理由的理由来搪塞和反驳,还要让别人浪费时间和精力去为他烦恼?这样的人,对自己的人生都不负责,又怎能指望别人对他的人生负责呢?
建议永远是别人给的,适不适合只有自己知道。
但是,当征求别人建议时,我们至少应该学会自己去思考和判断,整理出可行的方案,然后去实施和修改,而不应该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去尝试,不去践行,过一段时间又屁颠屁颠地跑回来抱怨,“啊,当初要是听你的话就好了,现在这种情况,我要怎么办啊?”
唉……你的朋友哪有那么多时间和耐心去和你纠结同一个问题呀?建议给多了,你又不去做,那把建议给你还有什么价值呢?
人生是自己的,别人给了参考答案,你真的去参考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