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练的角色
1. 陪伴着 动态的交互,遇到挑战,主动提供支持
2. 支持者 孩子神经自控机制,及时调节情绪的冲动,及时有效的帮助,发展情绪自控 处理压力 过度的紧张和压力,造成儿童心理问题 审视清单给予的压力是否可控
3. 反馈者 教练给予被教练的人反馈。
从哪入手?
调作息
学会反思
----------已经做错了,从中吸取到什么教训?培养下一步的思维。。。 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了,想想我们还能做什么? 告诉孩子,家长也会犯,犯错之后,我们还能做什么?
1. 调作息;
2. 孩子要挑战的事情;找到一个点 每周挑战
开始做,最重要。 拆解计划,让孩子准备。 各种清单。
3. 睡前悄悄话。先完成,再完美。 先自己打分,告诉为什么这么打分,然后孩子可以再打分。
孩子反应:
仪式感 番茄钟 不愿意用, 一定要找到原因。生气反馈出挫败感。
怎样帮助孩子?
1. 学会倾听,认可孩子感受。。。。 用复述的方法,可以认可感受。 睡前悄悄话。 状态不好的时候,就不要陪伴孩子。 作业不是首要的,孩子的感受是首要的。 作业没做完,不能影响长期的生活状态。
a. 接纳现状;
b. 轻轻推着她前走。
推延的核心就是焦虑,忽略了孩子的难受。
1. 家庭会议:全家开会,讨论每个30天的目标,哪个父母是陪伴孩子的教练,教练的目标是什么一定要让所有人知道。
2. 画饼图模式,记录孩子实际生活的安排。
3. 在日流中亲子践行的时间点。
作业:
1. 孩子5天的实际生活构成。
2. 没有家庭会议的,设定30天目标。家庭会议。
3. 给自己设定2个番茄钟时间。做一次亲子班课后搜集,结合上课体会和课下感受, 设置若干个目标,写下来。先挑一些目标,逐个完成,减少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