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今年五十五岁,是典型的农村妇女。母亲打小没上过学,不识字。那时大舅上学,下边有我小舅跟两个姨,都是母亲背大的,所以她连上学的机会都没有。
母亲嫁给父亲时,家里穷,连个院墙都没有。家里唯一值钱的嫁妆就是一台缝纫机,现在母亲都用着这台缝纫机。母亲做的一手好针线活,大小我跟妹妹的衣服,鞋子都是母亲做的,一直到初中母亲还给我们做鞋穿,其实那时我挺羡慕那些穿蓝球鞋白球鞋的同学,但是不想让母亲伤心,就一直穿着,直到鞋穿的太多太费,母亲才不做了,但是父亲的鞋一直都是母亲亲手做,父亲说自己做的鞋,穿着舒服。如今我也儿女双全,母亲又给孙女孙子做棉袄棉裤,鞋子,我们每次抱着孩子出去玩,懂针线的妇女们都夸母亲的针线活还是那么好。
母亲也做得一手好饭,不过母亲做的饭中规中矩家常饭,稍微奇特点的,不常见的,母亲不爱吃更不会做,她接受不了那些奇特的。母亲是个爱干净的人,家里的卫生可以说是在村里数得着的,可惜我们都没继承母亲的勤劳跟干净。
由于没上过学,很多电视母亲跟不上节奏,当然她也太忙,没空看,偶尔看电视也接不上茬,所以时常看电视时问东问西,时间久了我们都懒得跟母亲解释,父亲也老是笑话母亲啥也不懂,母亲总是毫不在乎,继续边看边问,有时还解释给我们听,总是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但是只有母亲一个人在家时,她从不开电视看,母亲说太浪费电,不爱看电视,只是有时爱看热闹。
母亲很少去赶集,虽然我们离集不过五里地,五天一个集,但是母亲去赶集的次数,一年也不会超过五个,如果说以前穷怕花钱,不愿意去的话,那么现在条件好了,她还不愿意去,可见她是真的不爱去赶集。初中毕业时跟母亲赶集给我买褂子,那时行兰的确良的衬衣,逛了一上午,为了几块钱,愣是在集上逛了好几圈,后来再也不跟母亲去赶集了,想来也有十五年了。
赶集都愁去的母亲,最远也不过是去县城,因为晕车,母亲很少出远门,我女儿出生时,她去了趟县城,到了我儿子出生时,她到县城后已经晕车晕的不行了,还得别人照顾她。
母亲一年也买不几件衣服,我结婚后,每年都是儿媳妇给母亲买衣服,母亲总是不让买,说穿不多少,自己有衣服。在母亲眼里稍微贵点的她就接受不了,每次我媳妇都说的便宜点,怕她嫌贵,母亲也每次都强调,一定不能在超市买,地摊上就挺好,有时因为型号颜色等,还得来回去换好几趟,花里胡哨,稍微年轻洋气的,她都接受不了。穿着新衣服出去,别人问起时,她总是说:“儿媳妇给买的,我不要非得给买,净花冤枉钱了,我买的话一定不会那么贵……”
……
我时常跟妻子说:“想想母亲这辈子挺没意思的,大字不识一个,不会骑自行车,回娘家都步行,连集都不去,人家吃饱了都出去转转,三五妇女在街上唠会,母亲有永远都忙不完的家务,鸡狗鹅鸭,天天围着锅台转,就知道打扫院子,就没见她闲过,家里的事她就没做过主,里里外外没少干活,母亲甚至有点“愚”,我觉得母亲这辈子挺悲哀的。”
有一次母亲在一边听着了,母亲笑着说:“我觉着这日子挺好,你爸虽然好喝点,脾气急,但是一辈子挺能干,大事小情都没用我愁过,也很少吵吵闹闹。我吧儿女双全,你们虽没啥大本事,但是都还算听话能干,如今你们成了家了,你也儿女双全,你妹妹家也一个儿子,我觉得做做饭,收拾一下家务,领着孙子孙女去看看广场舞,一家人平平安安,挺好的。再说像我这样的家庭妇女,又这么大年纪了,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突然发现母亲虽然不懂的什么大道理,但是她比很多懂大道理的都幸福,母亲的幸福简单而平凡,挺好的。
2016-4-20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