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很喜欢阅读和写作,坚信我手写我心,觉得好的写作可以让我更好的表达自己。也算坚持了自己刚入学的誓言,大学里读了一百本书。有的书是导师要求去读的,有的是因为爱好和喜欢去读的。笔耕不辍的写下了很多读书笔记,不幸运的是有几本放在图书馆的自习室丢了。一开始,我很苦恼,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做的读书笔记就这样被人“窃”走,特别抓狂,希望找到那个人,然后暴打一顿,一解心头之恨。后来,我想拿我笔记的人应该是深深爱上了我的文字,以至于他会悄悄的拿走它,据为己有。
岁月真的很无情,美好的大学时光就这样结束了。在放弃研究生调剂机会之后,投入了工作岗位。工作之后,几乎放弃了写作。半年里,只有寥寥几页的读书笔记和一两篇成行的文章。惨不忍睹!苦恼,但是我并没有去改变现状,仍然是浑浑噩噩的过了三个月。
因为工作的很不开心,所以找出自己的简历,准备重新找份工作。在拿简历的时候,没有拿住手一滑,简历和证书就顺势躺在地上了。妈妈刚好看见,帮我一起捡。
“女儿,你大学里还得过写作的奖啊?没听你说啊!”
“妈妈,你好还以为像小时候一样,拿了奖状回来和你邀功啊,大学里人才济济,写作拿个奖很正常的。”
“是啊,小时候你每次拿了奖状回来,全家人都很开心,会给你奖励。”
“小时候的开心真简单,一张奖状都能开心一个月。”
小的时候,我是人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但母亲总是告诉我不要骄傲。母亲要求我读书写作,要求我学会做很多事情。生在农村,很多家庭都的生活的并不是很富裕,但是,即使这样的家庭,读书的孩子都可以避免很多家务工作。我就不行,即使我的家境比同龄人的相对好一点,我需要学会做很多家务和农活。特别是上山做农活,扛着比自己高一大截的农具,笨拙的在田地间劳作。每每这些结束后,我都会用笔记录下来我劳作的过程和当时的心情,还有感受。可能正是由于这样平凡又不新奇的童年生活,让我养成了用笔记录生活的习惯。后来有幸考入城里读书,依旧会写东西,直到大学还保持这样的习惯。
可是,猛然间发现,自己竟然许久不曾写作,那么是什么让我二十几年的习惯“付之一炬”了呢?我思考了好几个晚上,为自己找了很多借口,最终都无法说服自己。
我想,我应该辞职了,应该去寻找自己的灵魂。
我和校长说了我的想法,向人事部提交了辞职信。教学主管找我聊天,校长找我谈话,人事总监再三挽留。我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辞职。作为一名老师,最不舍的是自己的学生,我在上完最后一天的课后,依旧和我的学生说下节课再见。后来,有的家长给我发微信,说他家孩子经常上课再问我去哪儿了,他很想我。知道这一切的我很难过,我想一个三岁的孩子可能还不知道离别是什么,可能还不明白人与人之间那种奇妙的关系,但已经懂得想念。那一刻,我用电脑记录了我的感慨,多愁善感的人,面对感情总有很多话想说,却说不出来,只能写出来,用文字畅快淋漓的表达自己。
说写作,似乎说的有点远了,很久没有这么畅快了,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今天就写到这里,明天会继续,慢慢的将写作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