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结构思考力的基础概念
第一节思考力的特点
通过思考力的基本特点,让我们隐形的思考力显性化。
思考力的四个基本特点:
(论)结论先行
(证)以上统下:上一层的结论必是下面理由论证得来的
(类)归类分组
(比)逻辑递进:各种思想都需要通过对比的方式确定逻辑顺序
表达的时候,要遵循先总后分,先重要后次要,现框架后细节,现结论后原因。
以前,我在回报工作时经常会先写出原因,最后再去做汇总。对方经常会在我汇报的时候分神。在与人沟通时,前3分钟非常的重要,黄金3分钟,是对方判断你的内容是否对他有用的关键时段。我们自己也是这样的。不管是写小说,汇报、写公文,都是需要引起对方的兴趣,小说需要设置悬念,公文汇报需要让受众第一时间在脑子里提出“为什么”这样的疑问,才能抓住对方的注意力。
我们在自己梳理工作时,也需要不断向自己提出“为什么”。不断让“为什么”去检阅自己的内容是否符合思考逻辑。
大脑一般只能记住7个项目,最容易记忆的事3个项目。所以分类,最好也能控制在3类,剩余的内容逐层开始阐述。有意识的训练自己“3点”意识,可以让沟通更加高效。具体怎么做呢?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去思考。
举例:A:对于加强品牌影响力的目标,你有什么想法?
B:加强品牌影响力的唯一途径,就是加大宣传力度,对此我有三点建议。第一,增加宣传渠道,第二,丰富宣传形式,第三,增加品牌与受众间的互动。增加宣传渠道的具体做法有三点,第一,覆盖线上线下两种宣传渠道,线上做到覆盖主流新媒体平台。线下有2点,其一,覆盖主城区重点户外广告,其二,多多开展线下活动,增加受众真实体验。开展活动可以分为自主策划活动和合作活动。自主的活动侧重转化,可以按不同节点策划不同主题活动。合作活动侧重宣传,可以和多家异业品牌联合活动。第二点丰富宣传形式...........
第二节 结构化接受信息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识别信息中的理由、事实及结论。找出哪些是观点类,哪些是事实描述类,观点类的信息中哪些是结论,哪些是支撑结论的理由,并一一区分。
1、寻找出观点
2、确认哪些观点是结论。通过“结论指示词”确认结论。(因此、表明、由此可知、证明、所以、问题的实质)
3、找出支撑结论的理由。理由也是观点,是解释为什么结论被认可的原因。如何在众多观点中找出哪些是理由呢?有3个线索可以帮助判断。寻找“理由提示词”(由于、鉴于、调研显示);多问“所以呢”,帮助我们层层分析;
第二步:找到事实与观点的对应关系,并画出结构图。
第三步:一句话概括所有内容。说清任何事情,请记住“30秒电梯法则”。如何能做到呢?有一个公式可以参考使用:“在_xx背景的基础上_xx结论__,从 ____/_____/____N个方面,说明了xx结论。”
将工作中的文档根据所学内容,进行优化。
本章练习:例文连接 https://mp.weixin.qq.com/s/lCF735Cmqu467VNiXo2Zgg
1、画出例文观点的结构图
2、用自己的话表达例文的观点
受疫情影响,美日两国迫切希望其重点企业能撤华回国。为此,美国将报销企业回国100%成本,日本也拿出来200亿补贴日企回归。为什么会这样迫切?原因有二。
其一,为了振兴本土制造业,刺激经济发展。其二,为了增加就业率,降低失业率。因为川普上台的最大政绩就是降低失业率,受疫情影响,美国失业率大幅增加。为了挽救失业率,鼓励企业回归,增加岗位需求。
美日出台了如此有利政策,跨国企业是否会如其所愿回归呢?不管是否受疫情影响,跨国企业不会撤离中国,回归本土。其原因有三。
其一,中国有完善的产业配套能力。中国近40年的发展中,制造业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配套能力,已然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其二,中国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受此次疫情影响,很多国家都被迫停工,且对经济应县深远。而中国快速控制住疫情蔓延,而后实现了迅速复工,恢复经济。反而成为全球产业链最后的避风港,并让全国投资人看到了中国的效率和投资的稳定性。中国依旧是全球资本最青睐的投资对象;其三,中国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将来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随着中国人均收入增长以及消费升级,中国有可能很快赶超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所以,不管是否受疫情影响,跨国公司都不会撤离中国。最近商务部的调查显示,在美国日本政府让企业撤离中国的呼声下,依然有75%的美国企业表示,无论疫情影响如何,都不会撤离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