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好的时代,我们想要什么样的资料,无需苦苦寻求,只要动动手指,一切资料触手可及。这是最坏的时代,信息之海庞大无比、驳杂不堪,知识、价值观云集,却可能相互矛盾,互相攻击。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有太多太多的信息,太多太多吸引我们的故事、观点,可是,太容易迷失方向。
关于如何读书的书也看过不少,可浏览过是一回事,真正实践起来又是另一回事。明明知道,读书要带问题去读,可是读着读着就开始往后翻,看看要看完这一章还有几页。书本上确实做了记号,可是读完之后,那些记号仅仅告诉我,我读过这本书。如果写了章节小结,过几天再翻,根本没心思看自己的笔记。就算对书上的内容有自己的想法,把想法写成自己的文字,过几天去看——咦,这是我以前写的吗?
如果有几天没有看书,再拿起书来,就只想划记号了,任信息在脑海流过,如风过无痕,只能用“书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来安慰自己。
太多读书的规则,等若没有,不如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即思考。
一篇文章,由内容和形式组成。获取信息时,我们通常只浏览文字,即内容,而忽略了作品的形式。内容,直接就可以获取,而形式,是需要思考来获取的。
一篇文章,由一个又一个的段落组成;一个段落,由一个又一个的句子组成;每个句子,又有自己的中心词。中心词构成句子,很多个句子一同为同一个意义段服务,几个意义段从各个方面为文章的关键词服务,这就构成了一篇文章。那些关键词、中心词便是一篇文章的重点,抓住了重点,我们对这篇文章就有了大致的了解。能够根据文章的结构、形式,用自己的话讲述作者的观点,便可以说,我理解了这篇文章。可见,想要真正把看过的文章变成自己的东西,就必须要将内容与形式相结合。
这还不够,读书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只有参与其中,才是在主动的阅读。知道了作者说了什么后,结合自己平时的经验,想必你也有自己的看法。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作者的观点表示赞同或反对,并说出理由。这便是常说的“输出”的来源。
当然,如果看一篇文章,没有什么感想,其一,说明你对作者的观点没有深刻的了解;其二,可能是因为你对这一方面的知识没有自己的体会,这个领域对你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
为何思维导图会那么火?因为思维导图遵循了人类思考问题的规律。我们知道,人的神经元像一棵树,由一个中心向外延伸,然后不断分叉。人认识一个事物,也是如此:不断向周围延伸,不断细化,人对事物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文章承载知识,人如此认识知识,文章也必然是用这样的形式去传递知识。
读书学会了思考,有自己的想法,便不至于在信息之海中迷失,能够分辨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好的书很多,可是我们的精力有限,如果东看一本西读一本,没有中心,这不符合我们思考的规律,便很难在一个领域有建树。
坏的书不要去看,会污染我们的视听,还浪费我们的时间。
愿在这浮华的年代,我们能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于心中留存一方净土。这是读书人所独有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