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馨说,现在孩子得到的否定远多过肯定,深以为然。本次肯定的作业就从备受我打击的孩子开始吧。
下班到家,问独自在家女儿写了多少作业,女儿开始罗列语文数学英语,还看了两集电视,再细问英语音标只学了3个,数学预习只做了9道题,虽然其他都完成的不错,但我还是上了火,批评她对自己要求太松,作业完成的太少。批完,想想每次指责没用啊,除了发泄愤怒,对她并没有作用,反而让她对我的大喊不在意。送她上课路上,情绪平复,尝试发现事实。
“孩子,是不是我期待太高,你已经做了很多。很累了?“
“嗯“,
“那把你一天的安排说一下吧”
“9点起床的话,就看书吃饭,9.30起的话,就抓紧吃饭,10点写作业,写到11点,看半小时电视,吃饭。饭后再看半小时到1点,写两小时,玩1小时,再听英语1.5小时”我听着,如此的安排,对一个孩子,可以了
“孩子,你的时间安排很合理”,
“你看电视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很自制”
“你主动告诉妈妈看电视,很诚实”
“根据起床早晚决定早餐快慢,心里很有数”
“妈妈对你期待太高,批评你时你什么感受?”
“习惯了,家长都这样,即使我一天把暑假作业全都写完,你还是会说怎么不多写点”,我笑了,入木三分。
她接着说“你不是我,你想的不是我能做到的,像大家都想妹妹减肥,她减下来了吗?”
失望来自于期待与现实的差距,来源于我们的不接纳事实,她的这话有了哲学意味,“嗯,你说的很有道理”。
她的话真得打动了我,是孩子不努力,还是我太焦虑?是我用过高的期望掩盖了她的努力与优点。接纳她,只肯定,不否定,努力去实践。
除了孩子,还有哪些人自己不接纳呢?
爸爸:自我为中心,如他让妈妈干个事,妈妈在忙,让他等一下,他会生气。对这一点,我已经开始接受,这是他的性格,难改,他生气是被重视的需要没有满足,我会慢慢和他解释,“我不是不肯帮忙,而是干完手头活就帮”,更把这话告诉妈妈,她还很难做到,但希望自己能影响她。(肯定情绪)
妈妈;放不下过去,年轻时爸爸忙生意,对家对农活帮助甚少,爸爸脾气还大,会因为饭晚了而掀桌子。妈妈每每说起都气的不行。我和她聊天时,会肯定理解她的愤怒委屈,她真的受了很多苦。如果哪一天爸爸能理解她这情绪,她应该会释然。(肯定情绪)
婆婆:做饭千篇一律。她这一点,我心中有过微词。现在想想,是因为她不会做其他花样,她每天买菜作饭很辛苦了,她已经做到了她的最好。(从她角度肯定)
领导甲:做事亲力亲为,只让我们干她指定框框里的事情,不放权。这是她做事努力,肯多分担集体任务,(肯定可以肯定的部分),她应该感觉自己干才放心,不好意思安排属下(从她的角度)。我又何尝不是这样的人呢!
同事乙:他干的不多,说的很多。原来很看不上,可有一次和他公出,自己都是点头之交的上级单位人员,他称姐道哥,这个孩子出国回来了吗,那个你胃病好了吗,气氛一片和乐。我转变了看法,他不只是说,更是用心和别人交往,值得只知干活的 学习(肯定其他可能性)。
肯定别人,便是有一颗同理心,感受他人的情绪;是肯放下成见去看别的可能性,看到自己认为的以外的事实,从而接纳,学习。
对别人,我基本可以接纳,一直相信,存在便是合理的。对自己呢?却是有很多的不满意。
一是名字。我名字里有个“娥”字,总觉乡土气息厚,所以始终不愿从自己嘴里说出这个名字,自我介绍时说的也别扭。想想,父母当时是模仿了又出息的姑姑给起了这个名,希望我也能像她走出农门,有好的工作,现在真的实现了,也许冥冥中真有这名字的作用。百度“娥”字,是美好的,美女的意思,多么好的意义。(肯定动机)写完这些,再读自己名字,竟顺畅了很多,有了接纳的力量。
二是不会聊天,说话太过正式。自己说话向来有一说一,有事说事,所以在聚会聊天时自己总是沉默的,与热闹的气氛格格不入。这会给人踏实老实实在的印象吧,是敏于行讷于言的人吧,是给自己听的空间吧(肯定可以肯定的部分)。这是最烦自己的地方,一度压力很大,目前接纳了一些,好了不少,开始试着安心做一个寡言的人,不自责,不自伐,接受真实的自己。
三是做事求快,却不细。自己一直享受做事麻利的评价,却也因图快,用心不够,有过教训。我这样做是总想把事情快快做完,不让他人等待,是有一颗为他人着想的心(动机)。以后需有此心,更要有对事情的敬心, 不图省事,做完检查,争取快又好。
四遇事易慌乱,会凭本能,不免会不周全,或丢三落四,这是自己内心不够沉稳的表现。这为我指明了成长的方向,努力保持心的平和,不焦躁(寻找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