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医生的朝圣路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不相信上帝 。

但我深信人的心灵深处必定有神圣。

如果没有神圣,就无法解释人的灵魂何以会有如此执拗的精神追求。

自医院搬迁以后,每天中午必定在医院食堂午餐。而这短短的午餐时间,让我们平时没时间聚集的好友终于可以在一块吃吃饭,聊聊天了。

通过闲聊,让我认识了我们医院一位具有人文素养的儿科年轻医生。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报道医疗腐败的文章。如医生开“回扣药”,态度“麻木冷漠”等等。作为同行,除了为那些医生的某些行径感到羞耻外,最大的感受却是一种深深的无奈。

当我听到好友介绍他们科室W医生几乎不开“回扣药”;经常以自己一种独特的方式向患者解释疾病的治疗;想方设法最大限度地让患者以最少的钱达到治愈疗效时,刹那间,真有一种荒漠遇甘泉之感。

为了确保信息的真实性,我特地又找了他们科室其他护士和患者家属闲聊。通过众人的描述,我发现W医生在他的行医过程中,会习惯性地用一种无所不包的长谈——去抚慰生命。

这让我想起美国著名医学家刘易斯.托马斯在他所著的《最年轻的科学——观察科学的札记》一书中提到:“人生体悟和人道精神应是医生的必备品质,其重要性不在医术之下”的观点。

托马斯认为只有“最好的医生”才可能保留了那种人文品格。

而如今,我在W医生的身上也“看”到了那种人文品格。虽然W医生不是一个“医学权威”,但我仍然坚信他也是“最好的医生”之一。

因为他永远都会把病人看做是一个人,而不只是疾病的一个载体。听着护士、患者家属及好友对W医生的褒奖,我衷心折服!

曾有一位患者家属找到W医生说:“W医生,我知道你也不是很容易,如果在物质上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话,只要你开口,我一定会帮得上你。”

常常不由自主地思忖,是怎样的人文素养让这位家属感动得发出如此的“豪言壮语”?

图片发自简书App

虽然我们处于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但依然不能仅仅用物质的富裕程度去衡量一个社会的进步,更要用精神圣洁度去衡量一个民族的发展前景。

如同黑格尔所说:“一个没有形而上学的民族就像一座没有祭坛的神庙”。没有祭坛,也就没有了敬畏之心;没有了神庙,社会就变成了一个吵吵闹闹的市场。当人与人之间只剩下利益的交易时,也就没有了生命的神圣。

在人们责怨医疗体制需要改进与完善的同时,我也亲眼目睹在我们的医院里,还真有那么一小群“精神贵族”,在黑暗中并肩同行,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和信仰。

虽然我们不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但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自己心中的那片光明是灯塔,永远矗立在前方!

也许在许多人的心目中,“理想”、“信仰”、“灵魂生活”都是过时的词眼。但我知道,在W医生的心目中是一座圣殿,所以他能以精神的富有而坦然于物质的清贫,昂首阔步走在自己的朝圣路上!

                                                2013.5.8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7月的天气,骄阳似火。南方一所解放军医院的办公大楼里,走进一个年轻的女学员,她拖着行李箱,一脸新奇。不用说,一定是...
    果爱520阅读 993评论 2 2
  • 累觉不看提纲: 自古至今的“家长式医疗”信息不对等是不能完全放开的选择权是否应该全权交给患者家长式医疗开始面临挑战...
    0c5379fd193e阅读 1,881评论 4 11
  • Hello,王勃! 在不知道你是谁,也不知道你生活在哪个朝代之前,我就知道那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蛐蛐闲话阅读 981评论 0 3
  • 终于坐在向北的火车上了。 九点醒来,十点退房,出门打车,一切都很顺利。出租车司机问:“你们几点的火...
    芒果fi_阅读 513评论 9 9
  • 前些天《大鱼*海棠》上映的时候,朋友圈疯转了一篇介绍主创梁旋的文章,大家不约而同地引用了文中的一句话:“2000年...
    cpt09阅读 624评论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