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灵润妈
章子怡近期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自己的节奏不会像以前那么快了,谈到女儿时,章子怡整个人在放光,母亲的笑容简直藏不住,陪女儿们成长,章子怡认为是很值得的,毕竟每个小朋友的成长只有一次。
翻了一下过去一年章子怡的微博,几乎就是记录自己陪女儿玩耍的全过程。醒醒会站立、走路、说话,每一个阶段章子怡都没有错过。
去年章子怡去一个电影节领奖,颁奖晚会结束之后,她没有去参加同行的庆功宴,而是一个人溜回了酒店,连妆都没有卸就搂着两个女儿,给她们讲睡前故事。
作为忙碌的明星,都意识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普通人更应意识到高效陪伴对于孩子来说多么重要。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事业的繁忙,埋头工作的你可否想到,多少次深夜回家,孩子已然睡去?多少次早上出门,孩子还在梦中?多少次答应陪孩子玩,却一再食言?事实上,留守不是农村孩子的“专利”。在城市,因为父母忙碌而造成的“隐性失陪”或“半失陪”的孩子数不胜数。在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中,这些孩子沦为“失陪”一族。
有人曾用猕猴做过实验:把小猴从妈妈身边强行带离,在实验室里准备了一个有热奶的钢妈妈,一个没奶的绒布妈妈。按照“有奶便是娘”的推断,估计小猴会亲近钢妈,可事实不然,小猴不饿到迫不得已,都不离开绒布妈妈,一吃完奶就赶紧找绒布妈妈。这个细节,让我们看到婴幼儿内心本能的向往和恐惧,他们对温暖的依恋和需求甚至超越了食物。这些猕猴成年后,基本上都表现出冷漠、孤僻、不合群,甚至残忍地虐待孩子,这说明温暖的怀抱、慈爱的眼神、温柔的话语、肌肤相亲,是一个智力生命正常成长不可或缺的成分。
父亲在孩子成长中主要扮演三个角色:智慧的启迪、人格的塑造和做人的引导。研究发现,与父亲在一起时间越长、做的游戏越多,孩子有大智慧的可能性越高。有父亲陪伴的孩子人格往往更健康——脸上有笑容、抬头挺胸、精神振作、内心阳光,他们做事更果断,思想更活跃,抗挫折能力也较强,人际关系良好。父亲还扮演着纪律教育、情感控制、做人监督等角色,引领孩子形成良好品性。
母亲主要扮演两个角色:习惯的养成和情商的培养。由于母亲喂奶,注定了与孩子有更多的接触机会,孩子通过观察模仿,会形成与妈妈极为相同的习惯,而好习惯是终身享之不尽的财富。母亲的疼爱,能让孩子的依恋、信任、期待、希望越来越多,社会性越来越好、情商越来越高。
父母与孩子生活在一起,孩子会有很多社会角色模仿:女孩模仿妈妈、男孩模仿爸爸,无论是性别、家务、家庭教育角色等都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渗透、熏陶与自觉定位,否则,角色意识、责任感等都会受到影响。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爹娘,缺失父爱母爱的孩子会感到紧张、有不安全感,导致负面情绪较多、积极情感偏少,甚至出现情绪困扰、人格障碍、行为问题。
一天24小时,你有多少时间和孩子相处,在这段时间里又有多少时间有效增进亲子关系?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几个增进亲子关系的“黄金时间”。
孩子起床前——“薄荷时间”
营造一个适宜环境,让孩子自然地醒来。比如: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进来;放上令人愉快的轻音乐;轻轻摩挲孩子的头顶,给孩子美好的问候,当孩子睁开眼睛时送上快乐的问候:宝贝,早上好!再给孩子一个拥抱和亲吻。
从外面回到家时——“奶油时间”
当孩子回到家时,孩子希望得到的是父母欢快的欢迎,是热烈的拥抱,是平静、耐心地听他说说白天发生的事情。
孩子入睡前——“蜜糖时间”
“蜜糖时间”,正是利用孩子入睡前的时间和孩子“谈情说爱”,让亲密的感觉成为调和亲子关系的“蜜糖”。
重要的是,父母应很认真地聆听孩子说话,这样,孩子会慢慢学会跟父母分享他的担忧、希望和心愿。而充满爱意的拥抱、亲吻和抚摸缓解了孩子的不安,让他的身心都放松和满足,平静地进入甜美的睡梦中。
我和孩子有个约会——“黄金时间”
可以挑选孩子喜欢的活动,尽可能列出父母与孩子喜欢一起做的事情,在每周一两次的“黄金时间”里,我们不妨要求自己尽量做到100分——多肯定和赞美孩子:“我看得出你很细心” “你真会动脑筋”。多保持身体的亲近,拥抱孩子、拍拍孩子的肩膀、摸摸孩子的头、握住孩子的手、亲吻孩子的脸。尽量避免质问、命令和批评。
亲子关系亮红灯了——“太空时间”
“太空时间”利用的是心理学中的一种“抽离法”,让家长和孩子在这段时间里把所有不愉快的记忆或情绪都抛开,就像坐火箭去了太空,可以毫无拘束地说出心里的话。
在“太空时间”里,亲子双方都要遵守一些规则:不说气人的话、不翻老帐,而要坦诚地说出内心的情感需要,说说大家在一起时的快乐,一起做过的开心事。
陪伴是孩子最好的教育,但研究显示家长陪伴孩子的质量比陪伴的时间长短更重要!作为家长,尤其是父亲,从现在起,不管工作多忙,回到家,请放下手机及电子产品,多陪陪孩子!
作者简介:灵润妈,爱好文字的职场妈妈,希望每篇文字都能给你带来心灵的力量,用温暖且深度的思想传递幸福与美好,分享大量科学育儿、亲子教育、心智成长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