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培训项目需要做现场需求调研,项目筹备小组碰头商议需求调研的方案。
为了厘清项目的目标,我们临时起意,“电话采访”了首席用户代表。
临时的“电话采访”,很容易陷入2个误区:一是没有结构化的漫谈,二是难以可视化的含糊。
我作为项目发起人之一,主导了这场即席“电话采访”,带着《赋能教练》3天学习的余温,继续把玛奶奶放在了肩上。
【柔顺剂】
拨通电话后,先询问是否方便接听,再道出目的:为了编制现场需求调研方案,想通过电话采访,听听他的意见和建议。
【聚焦聆听】
继续采用逻辑层次,从采访对象即who入手,再往上对项目目标进行展望(Vision),帮助用户看到更大的项目背景和更高的项目价值。然后,再往下三层探索,厘清How层面的典型场景和重要需求;在行动和环境层面,确定调研的活动、对象、数量和区域。
运用逻辑层次,避免了漫谈的拖沓,实现了高效的对话。
【逐段回放】
逻辑层次的每个层面,与首席用户代表进行要点回放,确保了信息收集的精准。
【体会】
逻辑层次模型,让即席采访有了非常清晰的结构;再配上适时的回放,通过确认让对话变得精准。
双剑合璧,加上教练状态,我们的小伙伴们仅用了半个小时,做了一场高效精准的“电话采访”,跳出拖沓、含糊这2大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