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每一年的今天,翻半天的微博,看到的都是类似的北大某某教授推介的多少本好书,年度最佳读书榜。最近当当做活动也是2016年豆瓣高分书单,2016年新京报年度好书,人民日报给孩子的推介书单……从前我会习惯性收藏下来,或者转发给别的朋友,现在发现,好像去年收藏的书单后来再也没有打开过。
大学唯一认真读过的一张书单是杨澜与于丹共同推介的女大学生应该看的六十本书,很认真地读过,做笔记,写感想。跟一起读书的朋友吃饭散步的时候说一堆的想法。比如你怎么看待《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那个看守林子的人和查泰莱夫人这段爱情?如果结婚后遇到一个真正让你怦然心动的人该怎么办?怎么看待亦舒的金钱观?诸如此类等等。
我发现读着读着,可以说话的朋友越来越少。我虽然读中文系,可是整个中文系没什么人看书。我的朋友圈越来越窄,可以对话的朋友越来越少。我常常想:我的人生道路怎么越走越窄了呢?唯一一个书友总安慰我说:没事,说明你读得更深入,更专业化了呗!
我曾一度怀疑我选择读研到底对不对?但是我就是控制不住地喜欢,忍不住想要拨开另一个世界看看。从看作品,所谓的热门作家,还有小众作家,按着文学史的脉络,基本读过去。看到后来,不满足,去读文学理论,去读文学批评,读西方哲学史,读西方美学。去读至今没有看懂的尼采,叔本华,黑格尔。好像冥冥之中我要走到这里,这是我注定的归途。
大学期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读书岁月是:有一门鲁迅研究的选修课,老师是我至今所见的最严厉,苛刻的老师。每一周都会布置两本书的读书量,每一本书都要求写笔记写感想。读的都是社科类的书,批判性浓厚,那一段时光每天脑子都处于一种高速运转状态,一坐下来就是打开书,一本笔记本,一支笔不停地写。最后的结果是短短八周的课程积累了两大本笔记,和一大堆的感想。现在还想有这样的一段时光,可是自己怎么也做不到了。
身边的朋友会问我:你读那么些书有什么用?我从来不曾正面回答,常常呵呵一笑。我后来仔细想过这个答案:如果我将来成为一名老师,至少我不是一个胸无点墨的老师;如果我成为一名编辑,我不是一个没有想法的编辑,我能充分辨认出文章的好坏;如果我将来有幸出国,兴许可以和他们聊聊孔子,聊聊老子,聊聊诗词。
如果我一次又一次在文学中得到慰藉,那也算是对人生的一种补偿吧!蒋勋在TED有个演讲叫留十八分钟给自己,他说一首诗对于现代人来说有什么意义?它可能在苦难中安慰了好些人,它可能对你的人生没有任何影响。如果非要追究,那么读书,也许就是无用之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