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斯尼有那么多公主,有那么多爱情故事,我却最喜欢这个。
她,一个偏远、封闭山村的奇怪姑娘,她如此不同,我宁愿把这份不同理解成她是每天不停的做着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梦想。她不愿意嫁给普世价值观里适合她的爱人。她想拥有自己的幸福。她是个怪孩子。和我们不像吗?
他,一只丑陋、凶残的野兽,他不懂爱,也没人给予过他爱,他曾是最高的统治者,只因不断的索取,上天惩罚了他,把美貌的他变成了丑陋的野兽,从此他便只能拥着一座城堡,守护着一只能给他带来新生的玫瑰。这个等爱的男孩,和我们不像吗?
几百年前的作家就喜欢把一些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人们联系在一起,来完成他们在现实世界中,因为懦弱而未能实现的梦想。
如果说爱是因为差异,而相守却是因为相似。他们都喜欢阅读,他们都对美好未来充满期待,她想环游世界,他便实现她的梦想;她明明就是个乡下姑娘,可因为有他,她变成了城堡里最耀眼的公主,连她的裙摆都有星空为她点缀;他舍命救她,她为他放弃自由。那么,凶残的野兽,却只为她一人温柔,如果他的初衷只是希望她能带他走出魔法,那又有何不可呢?这样的“野兽”你会不爱吗?
即便是世俗无法认同也好,即便是他永远都因为这幅身躯无法与你周游世界也好,但他会为你编织了美梦,他把你最想要的书海送与你,他把你最想要的自由还于你,你会不感动吗?
就算结局他没有变成英俊的王子,就算最后他依然只活在阴冷的黑暗中,带着这幅丑陋的面孔,凶残的外表,但只有你知道,他已经把他拥有的最好的给你了,他从没有过的真心,他最温暖的深情,他全部的爱与理解。我们选择爱,从来都不是因为美丑,是因为灵魂的想通,是因为有你变成了更美好的自己。
但童话就是童话,我们能无数次的从中找到我们的现实世界,找到我们的心之所向,找到我们的依稀迷茫。我们无法活在童话里,却可以造就这么美丽的童话,这不仅是一份补偿,更是一份礼物。这也是我最喜欢《美女与野兽》的原因。因为,它真的很现实。它道尽了在爱中男性主导权的强大,也道尽了所谓的丑陋与美好。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野兽”见得太多了,似乎在每一段现实社会的爱情里,都有一方是只野兽,粗鲁地告知他人“我喜欢你”的实意便是从此刻开始,你有爱我的权利了,你要是不爱我,你就是王八蛋,老子还有别人,“野兽”们不会像这只“野兽”一样,失去你,孤独的站在城堡最高处寻着你归来的路,“野兽”们只会骂尽世人的现实、生存艰难,随即找一个容易爱到的爱到就好。而这一番的心路历程,其实也不过一瞬。你看,爱的多丑陋、多残暴啊。不“野兽”吗?
一直觉得,爱,就应该是一份礼物,与你无关。我爱你,你快乐就好。就这么简单。你有不爱我的权利,但爱你的时候,我心里不想再有其他人与你分割这片位置的一分一毫,都是你的,拿去就好。静静地看着你也好,远远的观望也好。爱着你,就是一件幸福的事。
爱,与相爱是不同,相爱是场战争,太多的斤斤计较,太多的谁爱的更多。而,爱,从来就是单方面的事情。在我内心深处承认我爱你的时候,我便彻底缴械投降,为你的快乐而快乐,为了你的悲伤而悲伤。感谢我们相遇,爱上你让我这乏味平凡的生活有了起伏,有了节奏,我今后的每一天,都像是在为你演奏着幸福的乐章。
如果能相爱就好了,如果我们彼此相爱的量是恒定的就好了,如果没有时光的流逝,如果我们能置身于童话之中,从此王子和公主过着幸福的日子就好了。
愿“野兽”的你,能遇到你的“美女”,带你解开永世的魔咒;愿“美女”如你,能与你的“野兽”相遇,共享锦绣繁华。
看电影的时候,是第一个进去的,之后看见慢慢进入的人群,好多人都说,在电影筹划的时候,就一直期待着这个版本。我也便是如此。艾玛·沃德森演出了我心目中的“美女”,聪敏,机灵,睿智,虽然她一直就是这个形象,但就是好美好喜欢啊。如果非说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应该是最后野兽死的时候,她的表演。在那里,我想如果不是被剪掉了,那就一定是她还没有真正爱过,那种爱人离开的无助与悔恨她没有表演出来,那里我觉得应该用彼此相爱,但是再也无法在一起的痛苦来表现。丹·史蒂文斯把野兽活活的演成了“忠犬”,我身边的女孩子说,好想摸摸他,好想给他顺顺毛。是啊。好想。当初知道卢克·伊万斯演猎人的时候,觉得导演是不是秀逗了,他那么帅那么迷人,怎么可能和童话里的男二一样呢?结果,看过之后,觉得这样的选角真的太棒了。只有这样才能衬托出主题“美与丑”。漂亮的外表不一定有善良美丽的灵魂。而我们现实生活中呢?好多人,甚至连漂亮的外表都没有。灵魂?都二十一世纪了,你连漂亮的外表都没有,谁会有空去发现你的灵魂?
最后最后,这是一个难醒的美梦,我还不愿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