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黛玉,有人仰慕她的才貌双绝;有人为“木石前盟”的“还泪之说”唏嘘不已;有人说她刻薄清高;有人怜她身世凄苦。
而她这一世,既是为了还泪而来,就注定要与宝玉有一世纠葛;既注定是“泪尽而逝”,就注定此生与他有缘无分。
很多人都觉得黛玉凄苦在她的寄人篱下,或许黛玉本人也是这样认为的。而她的自重自尊让她刚进贾府的时候就“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
其实她的清高孤傲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过分自尊,怕人说自己闲话的基础上的。
而黛玉的所谓“毒舌”,既是因为她敏感多虑,同样也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
你们既然知道我不好招惹,说我“心眼小”、“刻薄容不下人”,那你们就别来招惹我了。我也只想过我自己的清静日子。
那么黛玉是否真的是如同我们看到的那样,只是一个寄人篱下孤苦无依的女孩儿呢?
既然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么讲究“门当户对”,那我们就来好好看看她的身世。
黛玉母亲贾敏未出阁前是贾母最宠爱的女儿,而贾母比起其他女孩儿更加怜爱黛玉一点,很大程度上也是对自己死去的女儿贾敏的思念。
所以,让贾敏嫁给林如海,自然是精挑细选的,说明林家配得上他们贾家。
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候,今到林如海,业经五世。
而且林如海是前科探花,钦点的巡盐御史。
说明林如海家不仅有钱有权,而且林如海还考上了“探花”,自身也很优秀。当然,也很疼爱妻儿。
堪称非常完美!
但林如海没有儿子,他的财产都到哪儿去了呢?这是很值得让人考究的。
在《红楼梦》第七十二回《王熙凤恃强羞说病 来旺妇倚势霸成亲》里,当贾琏和凤姐谈到当前贾府入不敷出的情况时,贾琏说了一句:“这会子再发个三五万的财就好了!”
“再”和“三五万”是值得考究的。
当初贾琏把回家奔丧的林黛玉接回贾府的时候,很多红学研究说贾琏说的“发的三五万的财”就是林如海的一大笔遗产。
关于这笔钱我们也可以有一些猜测。
林如海没有儿子,但明、清两代关于“强制侄子继嗣”的推行深入人心,就是说亲生女儿并不享有父亲遗产的第一继承权,而是“堂侄”之类享有对遗产的第一继承权。
简单说,就是女儿几乎没有可能拿到父亲遗产的可能。或许林如海把财产交给贾府的本意是给女儿留些老本,为了她以后的生计考虑。
或者也是当成一份嫁妆的考虑。不管怎么说,这就是属于黛玉的资本。
但这笔钱在贾琏的口中应该已经被用掉了。
毕竟贾府入不敷出的亏空早就显现了,像什么元妃省亲建大观园的铺张浪费,而且贾府的生活一向奢侈,贪污腐败的事情又不少。
不过,最可怜的应该是黛玉,或许她对这件事情一无所知。不过即便她知道了,那又能如何?也只能加重她对这浊世的厌弃和无可奈何罢了。
毕竟黛玉一向追求的也是精神世界的自由满足,给人感觉也总是那么素净的一个人。
你看那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又有谁怜呢?终究是落得个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结局。
不过黛玉和宝玉的“爱情悲剧”很大程度上也跟王夫人有关。虽然说贾母疼爱黛玉,但我们总说这婚姻大事到底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最终的选择权还是应该听王夫人和贾政的意见。
只是王夫人很明显是不喜欢黛玉的,而且她撵走晴雯也暗示了对黛玉的排斥心理。
很多时候,或许我们只会看到说是林妹妹身子骨弱,没有宝钗宽容大度, 很难容人,不好相处。
当然,“金玉良缘”也是很多人认为的天生一对。
只是,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或许会被很多人忽视,那就是黛玉的母亲贾敏。
虽然贾敏在黛玉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但贾敏可以说是红楼梦里比较幸福的人了。未出阁前在贾府过锦衣玉食的大小姐生活,贾母还那么疼爱她。出阁之后嫁到林家,林如海又是十分爱护妻女的,当然,生活条件依然很好。
可是,在她还在家做姑娘的时候,那个时候王夫人已经嫁到贾府了。
贾敏是贾家的大小姐, 她们虽为姑嫂,但凭着贾母的宠爱,王夫人的地位是没有贾敏高的。
她肯定要受着这个小姑子的,说不定还可能受了很多气无法发泄。
应该等贾敏出阁之后,她这个做媳妇的再母凭子贵受到更多的重视的。
记着在红楼梦第四十六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这回目中,因为贾赦讨要鸳鸯,贾母还无故向王夫人发火,原文如下:
因见王夫人在旁,便向王夫人道:“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头孝敬,暗地里盘算我。有好东西也来要,有好人也要,剩了这么个毛丫头,见我待他好了,你们自然气不过,弄开了他,好摆弄我!”
王夫人忙站起来,不敢还一言。薛姨妈见连王夫人怪上,反不好劝的了。
在这里还是探春替王夫人说话解了围。
这里也体现出贾母明显的亲疏程度了,王夫人虽然明面上要摆出大家长的姿态,但心里是很明白的。
自然看到黛玉就会想到她的母亲,想到贾母的偏疏。而选择宝钗的话,薛姨妈肯定是跟自己很亲的。
所以,黛玉和宝玉在一起的可能性在王夫人这边就几乎没有了。
黛玉和宝玉之间的爱情,虽然宝玉生在脂粉堆里说他最爱的人是黛玉, 但我们明显能体会到黛玉的痴情更甚。因为宝玉还总是吃人嘴上的胭脂,跟很多女孩儿都很暧昧,甚至和袭人发生了性关系。
人们说黛玉敏感小心眼爱吃醋,但其实也能理解。谁都喜欢自己最爱的人只和自己一个人过分亲密的。
只是不知黛玉在“焚稿断痴情”的那会儿会不会想,如果自己不是孤女,是否和宝玉算得上门当户对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