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禅语机言何人识
三、睹影成悟——曹洞宗
沩仰与临济两宗的禅风,都可以追溯到那位行事“出人意料”得马祖道一,所以其禅悟公案里都透露着“大开大合”、“简明果断”的气息。
而马祖的师叔青原行思禅师这一系就不同了,怎么个不同法呢?我们还是先回到六祖慧能那里说起。
道原的《景德传灯录》里有个小故事,说六祖圆寂之前,有个十二三岁的沙弥前来求教,小沙弥问慧能说:“您过世以后,我得依附谁来学禅呢?”慧能回了三个字:“寻思去。”
小沙弥很听话,就下去静坐“寻思”了。六祖去世后,小沙弥依然是每天“于静处端坐,寂若忘生”。有个上座师兄就问他为什么每天这样静思,小沙弥回答说是六祖让他“寻思”的,他得遵照祖师的指示。上座告诉小沙弥:“汝有师兄行思和尚,今住吉州,汝因缘在彼”,老师当时说得很明白,“寻思”就是让你去找你师兄行思啊!
小沙弥恍然大悟,就去拜见青原行思了。
这个小沙弥法号希迁,人称石头希迁禅师,由于后来一直是跟随行思禅师学禅,所以后世都把他算作青原行思门下。
希迁刚去找行思时,行思问他,你从哪里来啊?希迁回说是从六祖曹溪那里来的。行思又问,你到曹溪是为了寻求什么?希迁得回答很经典,“未到曹溪亦不失”,我没到曹溪之前也没丢失什么啊,言下之意,又没丢东西,谈什么“寻求”?行思不依不饶,说那你去曹溪干什么?希迁说道:“若不到曹溪,争知不失?”要是没到曹溪,我又怎么能知道自己本身什么也没丢呢?
一来一回这几句对话,挺拗口,也有点文字游戏得意思,但意味很清楚,希迁的回应与当年达摩祖师对二祖说的拿不出“心”来,谈什么“安心”?,三祖对四祖说的“没人缚你,求什么解脱?”有异曲同工之妙。
希迁的风格的确也可以跟面壁九年的初祖达摩、归隐山林的三祖僧璨相比,都属于既重视自心领悟、又不忘自身修持“稳健派”。
这种稳健的禅风,经石头希迁的弟子药山惟俨传到云岩昙晟,从云岩昙晟传到洞山良价,再从洞山良价传到曹山本寂,终于形成了五家之一的曹洞宗。
洞山良价禅师(公元807~公元869年),俗姓俞,会稽人。良价从小就开始学佛,而且也是个喜欢问问题的学生,一次师傅给他讲《心经》(这个《心经》应该说是佛教的基本经文,由当年的玄奘大师所翻译,一共就二百余字,很多人初接触佛教时读的背的就是它),听到“无眼、耳、鼻、舌、身、意”这句,良价就奇怪了,以手扪面,问“我有眼耳鼻舌身等,何故经言无?”这下可问住了老师,这个学生不简单啊,居然问出了这么“深奥”的问题,顿时不知道该如何给他讲,这位师傅就只能让良价另寻名师了。
于是,良价开始了自己的寻师之路。
二十一岁时,他在嵩山受戒正式出家,此后遍访名师,都觉得不满意,直到遇见云岩昙晟禅师。昙晟禅师“禅悟双修”的思想当时令良价大开眼界。
“禅悟双修”,也可以说“行解相应”,就是在际遇和经历中去领悟、去认识自心。
良价承师之命在游历中求禅悟之道,这一天,路过一条河,他从河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本来,这是个很平常的事情,但是高僧之所以是高僧,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在司空见惯的事情中发现深刻的哲理。这良价禅师正是过水睹影,豁然开悟,当下作了一偈: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流。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影子”是“我”,“我”不是“影子”,例子很寻常,可偏偏含着不寻常的道理。
这里的影子,也就是那个代词“渠”所指的,应该是人“物质的肉身”,而真正的“我”则是人的意识。没有意识的肉身是没有意义的,就成了真正的“行尸走肉”,所以说最终的禅悟就是认识到了自我意识与智慧的重要意义,而并不是在外界寻找什么。当然,偈中意味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的。
南怀瑾老师在谈到良价禅师这首偈时,联想到了《庄子》中的故事,他说道:
“月亮照到我们这个身体,身体有个影子照在稻田上,你的影子外面还有一圈发亮的,庄子叫它魍魉。那个魍魉的光圈问影子:喂!你老兄怎么一辈子没有主张啊,一下子蹲下来,一下又站起来,一下又走路,一下又睡觉,你自己没有主张吗?那个影子答复魍魉,你不知道啊,我做不了主,我后面还有一个老板做主的。他说走我就走,我要睡我就睡,我要站我就站,我要坐我就坐。可是我这个老板他也做不了主耶,他后面也有个东西,叫他睡就睡,叫他死他就死,叫他走路就走路。‘我’做不了主啊,‘我’其实是‘他’耶!这个是宾,客观的,后面有个主观的指挥。”
南大师的语言朴实幽默,果真能助人见解。
回说良价禅师,刚开始我们提到良价是一个爱问问题的学生,其实他还是一位会回答问题的老师。在云岩昙晟禅师圆寂以后,良价禅师供奉起他的授业恩师,这时他自己的徒弟问了:“师父替先师设斋,是否完全同意先师的见解呢”?洞山回答说:“一半同意,一半不同意”。小和尚穷追不舍,又问:“为什么不全部同意呢”?洞山回答:“如果照你所说全部同意,那我便完全辜负先师之意了”。
老师教学生,自然是希望学生能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味地、单纯地把老师的思想照样继承过来,一定不是老师想要的。
后来良价禅师来到江西宜丰洞山,他在这里建寺收徒讲论自己的禅悟,所以被后世尊为洞山禅师。
洞山良价禅师曾创出了一套融合儒家和玄学思想的“五位君臣”理论,所谓“五位”,是指由“正”(象征“理”、“体”、“君”)和“偏”(象征“事”、“用”、“臣“)组成的五种不同状态,即“正中偏、偏中正、正中来、偏中至、兼中到(良价《五位君臣颂》)”,用来表述对事理的理解状态,做到“偏正回互”,才能圆融无碍、修成正果。
良价的禅悟风格和思想理论后来被他的弟子们所继承和发扬,在二十多位弟子当中,本寂禅师最为著名。
曹山本寂禅师(公元840~公元901年),俗姓黄,名元证,福建莆田人。本寂是学儒学出身,在十九岁时出家为僧,二十五岁受具足戒,之后便去参拜洞山良价禅师了。
《五灯会元》里说本寂初见良价时,良价问他叫什么名字,本寂回答:“本寂”,良价又问:“向上更道?”因为“本寂”有“寂灭”、“涅槃”的意思,良价言下之意是问这法名还有什么可“说道”的地方,本寂却回到:“不道”,没有,良价追问:“为什么不道?”本寂说:“不名本寂”,因为有“说道”的“本寂”就不是我这个“本寂”了!
离了本体,就不是自我,本寂大师的禅悟在此就体现了出来,良价禅师当然慧眼识真,从此很是器重本寂。
本寂后来在抚州宜黄的曹山传道,人称曹山禅师。
曹洞宗之名便是从洞山禅师和曹山禅师而来。曹洞宗提倡修行与智悟双重,可以说是比较全面的禅修方法论,因此深得后世学佛者青睐,此宗乃得以远播海外、并传承至今。
正在更新,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