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运营、自媒体、营销、涨粉、精号......这些已经算不上是新兴概念的词汇,对于我这样一个身处二线城市的青...中年人来讲,好像有些不知所措。没有做过微信公众号,最多就写过几篇质量统计工具的文章被朋友的公众号转发过。涨粉?半年来简书上堆砌了近二十万字,到现在一共是52位粉丝。
现在连微信都提供了只展示三天朋友圈的功能选项。三天?不就是昨天,今天和明天嘛?
这么说连腾讯也意识到,很多用户已经不再持续关注朋友圈状态的更新了,已经对依靠朋友圈传播信息的途径感到乏味了。
要知道,不少公众号可是借着转发才增加其文章阅读量的啊。这么说来,微信此举是要转移战场了。那么,如果现在才开始运营公众号,是否已经为时过晚了呢?
听过坤龙老师的《如何系统运营自媒体》课程,想说的是,现在开始还来得及。
一、公众号定位在哪里?
我所在的常州,根据2017地级城市分级表,在30个二线城市里排名13位。常驻人口约470万,高等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比较全面。60岁以上人口约有107万,14以下人口约有53万。
按照14岁~60岁这个区间,有80%拥有智能手机计算,则常州至少有248万智能手机用户,也意味着有248万个微信用户。根据常州的男女比例99.1:100计算,男性用户123.4万,女性用户124.6万。据此看来,微信公众号的人群基数还是比较可观的。
公众号内容的话,个人认为至少做中小学教育、生涯发展、餐饮宣传等方面,会吸引较多粉丝。常州的基础教育无论是在江苏省内、还是全国,都有着一定的知名度,最新公布的全国高中500强,常州占了4所:省常中、市一中、外国语中学、北郊中学。依托优厚的教育资源作为平台,与当前的互联网教育、多元化教育结合起来,更是有可能辐射到周边地区。
职场及生涯发展方面,我周围很少听说有人上在行约见职业规划专家,这些在一线城市已经司空见惯。同样,我所在的幸福进化俱乐部,这个定位于帮助职场青年成长的社群,在常州还未能建立起分部。事实上,在北上广深这些年轻人,他们的成长速度几乎是二线城市的三倍——我们用将近十年时间才达到的职场高度,他们用了三、四年就可以实现。二线城市缺少的不是积极向上的渴求,而是授人以渔、答疑解惑的一个系统,它可以是公众号、可以是社群,以及优秀的导师。
常州宜居,也关联着餐饮文化的蓬勃发展。这里口味适中,近年来虽有偏咸偏辣的趋势,但总体来说还是属于健康餐饮的范畴。像我父母这代人,仍然是一年到头习惯菜场买菜、回家做饭,而我们八零后,一周在餐馆吃两次已经是习以为常了。如何让中、老年人开始尝试在外用餐?如何提升年轻人在饮食方面的消费体验?这里有着很好的发展空间。
所以说,在公众号做中小学教育、职场发展、餐饮文化这三方面,会有可能获得较大的收益。
二、关于变现的思考
现在还经常看到一些叔叔、阿姨在路口、桥上派发广告传单,印象中我应该是十几年前我上大学时代的宣传方式了。所以说,既然传统纸媒还有生存空间,那就意味着网络广告、手机广告也同样会有发展余地。
近年来像电视营销这种喊着"不要998、不要888,只要288,全部拿回家"这种推销方式,已经渐渐没落。像以文艺片为载体的软广告,在影视剧中植入广告,以及在公众号的情感故事中自然插入广告都成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像著名歌手薛之谦段子手般的广告,还有像微信大号剽悍一只猫、曲玮玮他们的软广告,非但没有让人心生厌恶,反而在享受阅读的过程。
由此看来,优秀的创意+优美的文笔+优良的广告,这三者结合能获得最大的传播收益。有读者愿意并且喜欢阅读广告了,变现还远吗?
另外,坤龙老师提到的通过电商,如微商、淘宝、京东;还有通过课程,像喜马拉雅的爆款课程如何练就好声音等,都是极具吸引力的变现方式。
坤龙老师送给大家的个人感悟:
小孩才谈粉丝量,成年人只看盈利模式。
在这次羽毛球苏迪曼杯上,中国队遗憾地以2:3输给韩国队,无数中国球迷给他们的偶像加油和鼓励道:现在输没有关系,两年后的南宁苏迪曼杯上我们再赢回来。现在开始还来得及。
以上是我在学习完《如何系统运营自媒体》之后的一些思考,希望得到各位的批评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