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写作,在没有遇上我的初恋前我就知道。
后来在写情书的生涯中,我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输入。无论是那些历史的顺利,还是源源不断的输出,终是导致了后来的几年未曾写过字句,甚至能感觉到那份热爱渐行渐远。
我承认,我看过的书少得可怜,这也是其中最大问题。不知多少次嘎然搁笔,不知多少个烂尾的故事胎死腹中。
在听完怀左老师的课后,我也专门给自己留了一些思考的时间,反思自己写作的特性以及常见的问题。
我写东西时,向来只顾自己喜好与灵感所至,不谋篇布局,也不精心雕琢。我知道写作时率性绝对是好的,但由于技巧的缺乏导致的瓶颈亦繁不胜数。
如大多人一样,现在总是打字,很少用笔把文章写在纸上,所以某个字虽然不会写却依然能打出来,导致很多时候对这样的小事不以为然。
而我以为,此时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母语抱有惭愧之心。
且不说一个错字影响的感观,暂不论一个错字曲解的整个意思,单就我们对待自己作品的态度,这样能用尊重来形容吗?
想到此处,我忽有一种“辜负”的罪恶感。
也有很多时候,思绪明明是绵延不绝的,甚至脑海已经想好了怎样来结尾,可就被当下的一个词困住,似乎翻遍脑海也找不出那个能最贴切地表达出自己意思的词。
脑海搜索未果后,我会在百度打出大概意思或者从近义词中寻找,这多少有种临时抱佛脚的意味,而结果也总是鲜有收获。
一阵忙碌仍未找到那个词后,我几乎就停在那里,任那后面思绪万马奔腾,顷刻间嘎然而止。大有“出师未捷身先死”之悲哀。
也有时不忍抛下意象中后面部分的精彩,便取一个意思相近的词,但力度终究不够,自己明知词不达意,却无可奈何。由于自己用词的不够精准,有时甚至强塞几个词加以修饰和辅助,在不觉间又犯下堆砌词藻的毛病。
我想能解决这样困境的方式,唯有阅读,广泛、深刻的阅读,从而积累,沉淀。最妙的状态或许就是,词到用时能随手拈来。
我痛心疾首的敷衍用词同时,也缘于犯的另一个错,如前面所言,我写作动机大都是因为灵光一闪,为了尽快写到那个亮点,所以过程的艰难处选择了敷衍。
我太迫切地希望写到精彩处,也正因为急功近利的浮躁,常常过渡生硬,大好的亮点最后看来也有牵强附会之嫌。尽管如此,自己仍急不可耐的欣赏一番,却多是抱着自喜的心态,全无审视修改之意。
此时正好应了“文章是自己的好”那句话,全然沉醉在自己的文字海洋中,忘了自拔。
后来渐渐有了修改的意识,但实行起来却多有拖延。当听到怀左老师说到修改相当于二次创作时,我开始意识到修改也并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在这个推敲的过程,它同样需要投入热情。
在发现不足的同时也会有更适合的新鲜的血液注入,从而使文章更饱满。当然,修改还以删减为主,剔除重复部分,去掉多余的语句甚至字词,化繁为简,使文章更为精练。
有效的阅读重要,写作的技巧也很重要。除此之外,对于写作的心态也绝对不可忽视,而大多问题追根溯源都是起于写作心态。如果对写作存着敬畏之心,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的话,以上一系列的问题自然逐步减少。
在这个反思的过程中,我渐知写作之路的漫长修远,但我更清楚写作给予我的快乐无可比拟,我将永无止尽的以探索和珍惜来回报这一份珍贵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