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交回录取通知书 忘了十年寒窗

西楼的《孩子》  我听完了整个高三

我交回录取通知书

忘了十年寒窗

厨房里飘来了饭菜的香

你把我的卷子签好了名字

关掉电视机

帮我把书包背上

你还在 关掉电视

你还在 我的身旁

向我介绍这首歌的人 我们已近平行很久了  我很想她

“这是一首送给母亲的小诗,作者戴畅是一位大东北可爱的的孩子,这首诗是其在香港求学期间,独自度过春节时期发表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这首动人的小诗,一度被误传为其母已经过世的怀念之诗。实际却并非如此,这位幸福的母亲并没有离世。

最强烈想起这首歌的时候 在昨晚

人的情感就是这么玄乎的东西  景生情 情生情

心心念念想看纸质的  到底还是在手机上把《云边有个小卖部》看完了

右眼一眨左眼突然被液体刺激到  我给奇发了一条信息:被悲伤烫出个洞

程霜是不死少女 十三又回来了 外婆的小卖部还在 球球的突然出现 云边镇的故事似乎就此谢幕

许是小镇的云太柔 风一吹变化多端  带着小镇的人和事一起  演变着演变着

那是后来的话了 我想留给你们

今天我是带着少年的十三来的


童年时代十三的梦想是:“考取清华北大,远离王莺莺,去大城市生活。”

云边镇没有留住满腔热血的十三  就像故乡没有留住屡步不止的我们

王莺莺可以用拖拉机驱车几天几夜将十三带回来  但现在我们得到更多的是“常回家看看”

儿时亲人总淳淳教导:一定要读书读“出去” 那个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出去哪儿 好奇心就这样走在了前面

年少时充斥着对外面世界的太多幻想 那幻想就随着年龄翻山越岭溜出故乡好远 溜出父母身边好远

大好年华 太值得做许多热血的事情来填满 去拼去闯去越挫越勇去独立地奔跑

于是父母开始了年复一年的目送开始了日日夜夜的盼望

离家越远的地方好像就是我们默认的广阔天地  我们希望有所成就 出人头地 希望光荣回到故乡 替父母长脸

越高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故乡没有的雪山连绵 越平的地方我们可以看见故乡没有的青葱平原

越大的城市我们可以看到故乡没有的灯火阑珊 车水马龙

可我们却看不到父母楼梯爬到一半呼呼喘气的样子 看不到父母穿针线眯着眼把针拉得离自己很远 不停手抖的样子

看不到父母丢三落四的样子 那并不是和我们一样的可能是缺乏锻炼 是粗心大意

那是爬上眼角 爬满发丝 由内而外的老去的预兆

其实“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和“身无饥寒,父母无愧于我;人无长进,何以报父母”并不能同提

长进并不意味着功成名就 那可能是你的积极向上 责任担当 平安喜乐 那大许就是父母心中长进的样子

“父母在不远游” 别走的太远 别来的太迟

常回家 常问候 常陪伴 你的父母就是最幸福的父母

十三想:“如果这样能让王莺莺开心的话,以后每年中秋,他还是回来好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