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舟的名字是听过的,作品却没有遇上过。只听说她是一个有才情的才女。听人家推荐她的《东京一年》,就趁读书节买了来看。
剥掉书衣,露出满目枣红的封皮和封底来,硬硬的封面上印着大大的白色书名和著者摄影者名字。还好,用作家的话说,比粉红少了点暧昧多了点引人入胜一探究竟。
扉页也是枣红的夜东京,枣红的天空占据二分之一弱,城市的街头建筑和广告板在夜空下变得黑黑白白。给人一种奇异的不安的感觉,这就是身在异乡的感觉吗?
一不小心,书里掉出来一张假的可以的东京的地铁票。再掉出来的,是作者手绘的东京“足迹”,有庙宇、文艺、馆展、食、行各项,每一地有作者自己的说明。比如末元,“主打鸡肉料理,在鸡肉料理集中的新桥口味不算突出,特别之处是三岛由纪夫吃最后一顿晚饭的地方。他自杀前一晚在这里吃饭,晚间八点回家。老板娘对他说:下次再来。三岛说:你这么说,是要我从那个世界再过来吗”
索性再看还有没有什么惊喜,居然书中还夹带了一本她的小小说,《雨男》,17页,用红线简单装订着,页边还封着,等着你去裁开。艺术女生蕊生宴会上遇到羽柴先生,从北京嫁到东京,然后是无聊慵懒,“寂寞的人生那么长,要稀释了才能充满”。不够有趣,没太读懂。
继续读下去,除了她的文字功底,倒找不到太多感动的地方。只对周末刚接回家上初一的孩子说,写作文是可以到处用比喻类比的,东西现象心情不拘,来看看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孩子有心无心地看着听着,爸爸,电脑开开,让我玩一盘游戏吧。
书还是放下了,也许那些形式上的豪华已经耗尽了我的精力?还是等精力充沛时有缘再读吧。且说,我还敢去看《忒休斯之船》吗,可是在案头摆了几个月之久了呵,一定是不一样的,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