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孩子的手机就给没收了。
中秋节放假,手机又物归原主了,妈妈也认为不能管得太死。
晚上妈妈起夜,隐约看到已经12岁的儿子屋里有光,就随口问了一句:你还没睡?
我睡不着。儿子干脆的回答。
妈妈睡意渐无,担心地推开门,却一眼看到了枕头边的手机:你玩手机怎么能睡着?
儿子一听还火了,一把就把手机扔到了地上:我不玩了行吧!
妈妈弯腰捡起了手机,一看,2:08分了:儿子,手机就是个工具,那些短视频都是消磨你时间的,你玩到这么晚明天怎么学习呢……
儿子转身蒙上了头。
这妈妈脾气可够好的。
但我估摸着如果继续这么下去,孩子的发展可能会有危险。因为我没看到妈妈的底线。
自从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就有一股强大力量在孩子的内心涌动,那就是要扩展自己的边界。东摸摸西看看,这种好奇的背后是物理边界的拓展,有点像小狗到处撒尿——这块地方我熟悉了,是我的了。
通过哭闹、通过和父母耍心眼子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背后是心理边界的拓展——我要主导我自己的行为,我要扩大我自己的利益。孩子扔手机,就是这种拓展方式的一种,一旦成功,就代表自己的边界和利益又获得了拓展,这种拓展方式就会纳入到孩子的行为储备库,以待下次继续使用。
但问题在于,我们每个人又都生活在社会关系中,任何人都不可能为所欲为。如果一个人只想着扩展自己的边界,只想着扩展自己的利益,那就一定会和别人的边界、别人的利益相冲突。
举个简单的例子,开车。在马路上畅通无阻是我们每个人的理想,遇到堵车我们会烦,遇到别人加塞我们会气,别的车别了我们一下或者阻碍了我们的去路我们会怒,烦、气、怒就是我们的边界受到侵犯的典型体现。反过来,如果一个人开车完全不管他人的边界,随意地插队,在路上任意的横行,那就一定会招来祸端。
一个12岁的孩子,玩手机到半夜,妈妈问一句还扔手机,已经够过分了。而这种过分的行为是最能探测父母底线的:哪些“是可忍”,哪些“孰不可忍”。
如果父母没有底线,那孩子的行为就会无限度的扩大,就会渐渐趋向为所欲为——这次扔手机,下次扔什么呢?
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最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底线让孩子明确自己行为的边界,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如果一个孩子在家里可以任意的为所欲为,任何过分的行为都不受约束、不受惩罚,那当他和其他人打交道的时候就也会这样,而其他人是不可能放纵他的,社会的规则也不会放任不管,比如法律。
有的父母可能会认为:孩子大大就好了,树大自直嘛。
树大是可能自直的,人可就难说了。任何一个人的行为习惯都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一旦养成了,再改,可就麻烦了。比如一匹野马,从小在草原上纵横驰骋惯了,你突然给它戴上个笼头它能舒服吗,能愿意吗?
这样说可能更形象一些,父母的边界像河堤,孩子就像大河水。如果河堤没了,河水泛滥是容易的,河水也肯定会泛滥。泛滥之后呢?还能收回来吗?覆水难收啊!这个过程基本是不可逆的。
河堤要一直存在,要让孩子习惯于在河堤内流淌、涌动。河堤的好处除了可以防止河水泛滥,而且还能给河水提供一个储存势能、提高势能的环境,让河水可以载舟,可以奔向大海的方向。
最后,再说句俗语:惯子如杀子。惯,就是没有边界、没有底线的爱。
有什么疑惑尽管问
我们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同路人
关注同名(蓬勃育儿社)微信公众号收听音频内容,有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