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牙买加的一个小镇上有一对年轻夫妻,他们的女儿乔伊丝刚参加完初中升高中的入学考试,考试结果出来了,她没获得奖学金。
乔伊丝无意间得知,家里所有的积蓄,仅能提供她一年的学费和服装费,而作为一位饱读诗书的文人,乔伊丝的父亲希望自己的女儿有出息。
第二天,乔伊丝从父亲那确认了这个消息,作为父亲,他很无奈。
母亲并不甘心,经过多次努力,母亲最终从一位商人那借来了足够的钱。
乔伊丝就是靠着这笔钱进入了高中,最终离开牙买加来到英国读大学。
整个过程中,乔伊丝的母亲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之后,乔伊丝嫁给了英国一位数学家,两人有了孩子,他的名字叫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提出“1万小时天才定律”的作者。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著作有包括《引爆点》《异类》《眨眼之间》等等。格拉德威尔在2005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
这样的故事,可能很多中国人也很熟悉,一个人,改变了一个家族的命运。
这个故事结局很美好,不过,如果你是那位女孩的父母,你会如何选择呢?
面对困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对此,我们通常的选择是:性格差异。
有的人喜欢冒险,而有些人更喜欢保守 ,面对不可知的未来,他们认为保守的处事方式更加稳妥。
不过,两种的不同处事方式,归根结底,是他们对未来的信任程度不同。
试想,如果父亲知道乔伊丝去高中会改变家族命运,他会不会更勇敢些呢?
相比之下,母亲更有预见性,而我们相信,有些人就是有预见的能力。
问题在于:一、我们能够培养预见性吗?如果可以,怎样培养呢?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知道我们每个人都会死,那么我们就能预见到,不过,这件事情太简单,但你了解一件事情发展的基本规律,那么,你也会大胆的预测了。
第二,要想获得预见性认知,就要掌握临界知识,临界知识,可以让我们更快观察到事物发展的规律,找到核心所在。
为什么说掌握了临界知识,就可以更好的获得预见性认知呢?
因为临界知识,原本就是最底层的知识,很多事情,就是在临界知识的基础上发生的。因此学会了临界知识,就能万变不离其宗。
总之,预见性知识并非缥缈,不可掌握,关键是,你是否通过现象看到事物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