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听甜言蜜语的,一般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当然,也得你位高权重才有人往里耳朵里灌蜜。咱本土就有个喜欢泡在蜜罐子里头的人——丁春秋。
如果你看过金庸的《天龙八部》,就知道丁春秋有多爱听人溜须拍马。门下弟子把他歌颂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每次出场,都要敲锣打鼓,宛如皇上巡游。
在我看来,李尔王的耳朵丝毫不落丁春秋下风。丁春秋听着虽然飘飘欲仙,但脑袋还是比较清醒的,知道这些弟子是什么德性。
但李尔面对抚养长大的三个女儿,似乎完全不了解她们的品性。仅仅根据大女儿和二女儿的甜言蜜语,就在退位时,把国土都分给了她们。而将朴实善良的的三女儿赶出国门。
李尔带着一百个卫士,打算在两个女儿家轮流一个月一个月地住。当狮子失去獠牙,雄鹰失去尖喙,那么它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呢?
两个女儿均不满李尔带100个卫士。大女儿高纳里尔更是公然将李尔的使者枷锁。李尔跑去二女儿那里诉苦,决定以后再也不去大女儿那儿,并诅咒她——
但愿上天蓄积的愤怒一起降在她的无情无义的头上!但愿恶风吹打她的腹中的胎儿,让它生下来就是个瘸子!
李尔痛心疾首地控诉大女儿,并告诉她:趁早痛改前非,还来得及。我可以带着我的一百个骑士,跟里根住在一起。
二女儿里根显然是个十分守规矩的人。一旦制定规则,谨遵奉行:那绝对不行,现在还没轮到我。
两个女儿和李尔讨价还价。大女儿高纳里尔只要他带50个卫士,二女儿觉得25个就够了。李尔说大女儿的比你还多一倍,我还是跟大女儿走吧。高纳里尔说,25个也多余,难道我家没人伺候你?里根说:依我看,一个也不需要。
李尔怒不可遏,冲进暴风雨之中。大门在他身后关上,没一个孩子出来拉扯阻拦。
弄人的话说得很好——
老父衣百结,
儿女不相识。
老父满镶金,
儿女尽孝心。
命运如娼妓,
贫贱遭遗弃。
在暴风雨中的李尔,只能在茅草屋下躲避风雨。一朝为王,尽享荣华富贵。如今年迈,反而挤塞茅屋。
顿悟或者涅槃需要一定的契机。释迦牟尼身为王子,在外游玩时看到了老弱病残的百姓,刹那间明白生命的脆弱与痛苦,转而寻求解脱之道。
茅屋正是李尔的顿悟之所。
衣不蔽体的不幸的人们,无论你们在什么地方,你们的腹中饥肠雷动,你们的衣服千疮百孔,怎么抵挡得了这样的气候?啊!我一向没有想到这种事。安享荣华的人啊,睁开你们的眼睛,到外面体味一下穷人所忍受的苦。
这番动人的感悟,倘若是在他头顶皇冠之时,那么百姓一定安居乐业,笑逐颜开。
三女儿考狄利娅得知父亲的消息,立马率军赶来。此时,她已经是法国皇后。
不幸的是,考狄利娅并未取得胜利,反而被将军爱德蒙俘虏,在狱中缢死。
李尔经历如此创痛。这种变故放在年轻的青年身上,也会使他心碎。何况是年迈的王?他抱着小女儿的尸身,诅咒世人,痛斥神明,只要能让小女儿复活,他一切都可以原谅。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只是,时日太久,以至于山穷水尽时才见到人心,未免太迟了些。可倘若没有山穷水尽,又怎么见到人心呢?
李尔抱着考狄利娅的尸身,在谵妄和愤恨中死去。
而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则是为了将军爱德蒙争风吃醋,下毒害死了里根。而自己选择自杀。
这里的情节显得并不流畅。两个女儿的内讧显得很刻意。她们两人都是拥有半边城池的女王,居然为了一个将军争风吃醋?让人吃惊的是,两人均有丈夫。
试问,一个位高权重的女性会为了一个男人不惜和自己旗鼓相当的姊妹争斗吗?甚至不惜下毒害死对方?
她们两人纵然可恶,缺乏人性。但应该具备基本的理智与常识,否则也不会在父亲分国土的时候,把一辈子要吃的蜜都给抹在嘴上。
这里是莎士比亚戏剧的一个特点。悲剧的最终下场都是死亡,但他不会让坏人逍遥自在。死神会邀请她们一同前往。
如果这里的情节再修改得更顺畅一些,让高纳里尔和里根的死看起来不是那么荒唐,蹊跷,那么会好很多。
古往今来,李尔估计是“甜言蜜语”最大的受害者。先前提到的丁春秋不过是一人身死而已,也没啥他惦记的人陪葬。
可李尔,他在人生最后的时刻,不仅看清了两个女儿的真面目,还遭到威严的挑战,沦落到在茅屋中躲避风雨。从天上掉到地下是什么感觉?我没这样摔过。但我想大概就是李尔这种感觉。
命运还没放过他。又让他看到了小女儿考狄利娅的真心——为他,不顾一切向两个姐姐宣战。
最后只留下一具冷冰冰的尸体躺在李尔的怀中。然而那份热忱,真心,如今的李尔又如何消受得了?
曾经拥有的一切尽皆失去;从前甜言蜜语的尽皆獠牙毕露;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警惕站在高处时的甜言蜜语。倘若你对自己有所认识,又何必听他人虚妄之词?恰恰是那些迎头冷水,让你更加清醒,脚步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