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文章排版原因,文章资源链接地址放在文章结尾👇👇,往下翻就行
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场景:盯着电脑屏幕半小时,文档里只写了三行字;领导催进度时心跳加速,却依然刷着手机逃避;同事一句无心的话,瞬间点燃你的怒火……这些“注意力罢工”“工作卡壳”“情绪点火”的表现,究竟是抑郁在作祟,还是拖延症的“锅”?长春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心理科专家为你拆解真相。
拖延症:自我拉扯的“心理内耗”
拖延症的本质是“任务恐惧”与“即时快感”的博弈。当面对一项复杂任务时,大脑会本能地逃避压力,转而选择刷短视频、聊天等能快速获得多巴胺的行为。典型表现:
截止日期前效率爆发,平时却“瘫”在椅子上;
制定计划时信心满满,执行时却找借口拖延;
任务完成后自责,但下次依然重复。
干预关键:① 拆分任务将大目标拆解为“15分钟可完成”的小步骤;
② 设置奖惩完成阶段目标后奖励自己(如喝杯奶茶),拖延则剥夺娱乐时间;
③ 正念训练通过呼吸练习减少对任务的焦虑感。
抑郁症:情绪“断电”的生理警报
抑郁症的注意力下降,是大脑神经递质失衡的结果。当血清素、多巴胺等“快乐激素”分泌不足时,患者会陷入“动力真空”——不是不想做,而是“没力气做”。典型表现:
持续2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对任何事提不起兴趣;
注意力像“蒙了层雾”,阅读时反复回看同一行字;
脾气暴躁易激惹,但事后陷入更深的自责;
伴随睡眠障碍(早醒或嗜睡)、食欲骤减或暴增。
无论是拖延症还是抑郁症,本质都是大脑发出的“求救信号”。就像发烧可能是感冒或肺炎,情绪问题也需要专业医生“听诊把脉”。长春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心理科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愿做你心灵的“急救站”。
更多心理问题了解查看→长春中西医结合医院挂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