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享:我是如何让一个完全陌生的新团队,在10个小时的“冲刺”里,完成一次“亲子户外烧烤活动”的前期设计策划和执行后的总结复盘,真正实现了新项目的“从0到1”的?
——作为一名引导师丨Facilitator,有哪些经验帮助我实现了所谓的“Fellow X”,完成团队中的联合创新?
特殊的邀请
在这件事发生之前
我从未想到过自己会以这种身份*
支持到一次户外烧烤活动的项目冲刺里
* 要知道,作为一名引导师(facilitator),我出现的场合大多数会是跨部门沟通会议、团队创新工作坊、复盘总结活动等这些较为正式的、团队彼此熟悉的情景下。
为亲子家庭组织的一次户外烧烤活动?它给我的第一感觉,这是临时的、非正式的娱乐活动,而我们面临的任务,还是需要在半个月的时间内完成活动形式的设计、策划、筹备、执行直至最后的复盘总结。
更何况,我即将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团队。
——全新到“他们彼此从未真正合作过,甚至都互相不认识”
“怎么样?我所说的这个情况,能做吗?”
——H先生的询问打破了我思考时宁静的空气。
H先生是项目发起人,在简要介绍了他目前的情况后,我捋了捋思路:刚才捕捉到的关键词是“测试”,“先做做看”,“磨合”,“验证假设”……根据我的经验判断,一个陌生团队的协作默契是需要培养的,而“事上练”确实是最好、最快的方法。
“我大概明白了,为了让项目的共创活动能更有效,我们可以采纳谷歌的设计冲刺丨Design Sprint©工作坊的理念和形式,这很符合您所说的现状”。
什么是设计冲刺丨Design Sprint©工作坊?
设计冲刺是一套用于解决棘手难题的五天式流程,是战略、创新、消费行为学、产品设计等领域的“超级精选专辑”,可以理解为设计思考和敏捷开发的实践操作版;设计冲刺起源于谷歌,在那里,它几乎被用于谷歌的任何项目。
从搜索引擎到电子邮箱,再到无人驾驶汽车。传入谷歌风投之后,这套方法已经帮助100余家初创公司成功起步,它们中的许多项目如今已是人尽皆知的业界标杆。
Ps:接下来的分享,我会重点围绕在“作为引导师,跟团队一起进行烧烤项目前期设计和后期总结时有哪些注意要点?”的部分,还原我当时的感受和所得(至于烧烤当天的细节,属于团队付诸行动的内容,在这里不多赘述)。
活动目标的提前定位,是一把关键钥匙
“不过,有件事很重要,我需要先和您一起对这次活动想达到的具体目标,做一下聚焦和确认”
——我和项目发起人H先生根据现状梳理出了比较合理的目标和预期后,心里踏实了许多。
要知道,如果在目标定位这个部分没有提前和他做好确认,工作坊的开展很可能会走歪掉,无论是讨论流程的设计,还是帮助现场参与者们紧紧围绕目标以免跑偏,项目的目标就像是一面旗子🚩,提醒你:“越聚焦才能越有行动力”
试想一下没有明确目标的那些会议吧!我们一定都经历过。
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擅长的部分,也会有独到的想法和考虑事物时的角度,许多Idea虽然很棒,但可能并非这次活动能实现或有必要极力去争取的,那就先搁置一边,专注在我们当前可以够得着的地方。(反之,如果大家都在努力“推销”自己的想法,那会是多么混乱的场面?)
比如,讨论会现场大家对于“如何把一次烧烤做得让家长们觉得很别出心裁”提出了一些担心,也指出了很严肃的风险:作为没有经验的我们,如何在市场上实现盈利?
“没错,我们这次活动确实是一次看上去‘很冒险’的尝试,但我们要回到刚才已经确定过的目标上面——这次其实算是一次内测,邀请的对象也会是从身边符合要求的熟人开始,不如先把讨论的方向聚焦在:如何让这个活动做完(而不是做好)?相信这些疑问和担心在活动执行之后,我们可以有更多的素材和积累,来一起找到答案。”
——我在现场带着大家先把这些问题“放一放”,同时也感谢大家说出了内心真实的想法。
这给我的感受是:对于活动目标的聚焦与定位,确实是很关键的一把钥匙,就像是帮大家打开一扇门,一扇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门,这扇门背后的光芒是那么的耀眼,能引领我们走得足够深入(而不是在许多门前反复徘徊、进进出出——看上去很忙碌,实际上完成的都是浅层面的讨论,反而带出更多疑问、担心和焦虑,深度不够,自然而然地,整个团队前进的信心也会不足)。
重要的首次见面会
在最后进行项目总结时,我发现当初的这个“碰头大会”,很有必要。
这是一次类似“启动会”的小聚,目的是为了让大家熟悉彼此,并提前了解什么是设计冲刺©,了解大概会一起经历的流程及其与传统会议、传统团队合作方式的不同之处。
当然,最主要的环节,是邀请项目发起人H先生,说说自己为什么会想要做这样的事,为大目标抛下一个锚,确保将来的“航行”不会偏离路线。(然而,跟以往不同的是,他只是提出方向的人,召集愿意探索的人一起来共创,他也不知道答案)
如果没有这次见面会,可想而知后面会遇到什么样的麻烦:团队成员彼此都不熟悉,在协作上都互相小心翼翼或者采取保守姿态,在目标的理解上不够清晰,陷入传统会议开展方式的思想惯性中,不理解为什么引导式的“提问-思考-分享-共创”的流程为什么如此地反传统……
我放弃了使用设计冲刺©的初衷,却把“冲刺”的理念置入其中
要完成一次亲子户外烧烤活动的前期策划、筹备,中期执行及后期总结,有哪些共创活动是有必要把团队成员召集在一起的?
由于大家都不是全职的,我当初的设计是:2~3次前期设计的共创工作坊+1次活动后的复盘总结会,这意味着我需要把原先时长为5天的设计冲刺工作坊,压缩到3次以内的设计之夜(每个晚上只有3~4小时)内,挑战确实很大。
在了解了项目现状、可用时间、参与者角色&状态之后,我否定了当时使用设计冲刺丨Design Sprint©工作坊的计划,自己重新设计了2次项目设计+1次项目总结的流程,但我依然把冲刺的理念贯穿其中。
比如,让大家拥有更多的“独立思考时间”,而不是像头脑风暴一样,丢出一个问题,大家立刻七嘴八舌地天马行空起来——看起来很热闹。
在大方向上,我参照设计冲刺©需要包含的几个模块,聚焦于烧烤活动流程设计的细节共创,采用“ME-WE-US”的“先独立思考-再群体分享-最后达成共识”的方式,安排了一些需要囊括进去的共创环节,每次时长设定在3~3.5小时之间(如果时间太短,大脑刚开始预热就戛然而止,很难有比较好的产出;如果时间太长,大家又会过于疲劳,反而影响了质量)。
最终,我们在7小时的有限时长内,完成了烧烤活动的前期策划;而最后的总结复盘会,我们用了3小时,对大家来说,这是一趟合计10小时的共创之旅。
安静得令人担心的独立思考时间
在“ME-WE-US”的共创精髓里,“Me”的部分尤其重要,试想想我们平时蹦出绝佳灵感的场合,你最近一次感觉很满意的完美策划是发生在什么时候?往往是有一段深思熟虑机会的情境下,这可能是在你熟悉的办公桌前,在轻松散步的思考中,在嘈杂却不惹人烦心的咖啡馆或图书馆里……
独立思考能够让你把自己的想法认真地考虑周全,这比七嘴八舌的灵光乍现,要靠谱得多。但是,如果在一个新的环境下,用10分钟时间先进行独立思考,大家都能适应吗?
我的心有点忐忑,在布置了这个独立思考任务之后,开始猜想他们能不能理解我的意思,会不会静不下心来去好好考虑,熟不熟悉这种便利贴的书写形式……
然而不到10秒钟,这些无意义的疑惑就被打破了:
我惊讶地发现,大家都很认真地拿起便利贴和笔,低着头开始写脑中最先浮现出来的IDEA,这一个10分钟不是沉默得让人窒息的,而是一种图书馆里的那种——虽然很忙碌,但却保持着平静的氛围,大家都很尊重这样的独立思考时间,纸上的沙沙声给了我许多宽慰。
事实证明:这种形式比以往只有短时间思考,却需要花很多时间“现想”的讨论方式,要好得太多了,而这些独立思考的关键时刻,成为了本次项目在共创中大家非常宝贵的智慧酝酿过程。
安静并不是坏事,好的想法值得在沉默中等待。
提前做好准备,现场才能灵活调整
在引导团队进行讨论时,许多现实发生的情况往往会与你当初的设计有许多不同,这时候你需要快速预判,进行灵活的调整。
做好这一切,离不开事前充分的准备。
我快速地进行计算,结合时间、脚本、大家的进度,偶尔抬起头注视着正在发言的人,也会把目光送到其他人身上,让他们知道这是一种邀请他们参与进来的信号,“没有人把你丢在门外,请放心”
——在这几次的活动现场,我往往都保持在这样的状态上。
许多人常常说,引导师的功夫,更多的是在会前准备上。
这次的设计,有许多环节没有“派上用场”,但却是很宝贵的素材库,能让我在进行灵活调整时保有余地。
时间是我们最珍贵的资源之一,许多调整要基于所剩余时间来下判断;不过,团队讨论时的“节奏”其实会更关键,这也是设计冲刺工作坊©里比较关注的一部分——
该继续深入的时候就让大家往下探讨,直至达成更有效的共识;
已经达到既定目标了,就快速收住话题,让大家往前推进。
有时候,你就是要成为树洞一样的“家具”
“今天Po是不是隐藏了一些实力?”
一位较熟悉我的参与者S先生,在第一次共创活动结束后,问起了项目发起人H先生,为什么我在现场没有做太多自己的分享,更多地是在抛问题和组织、鼓励大家发言。
确实,S先生之前参与过我的活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些内容分享型的主题,即便是安排了讨论的环节,也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吸收和转化我所说内容而服务的,他肯定对这一次的我会比较陌生。
有些时刻,我会克制自己发言的念头,把更多的机会留给他们。因为在这个环境里,我的角色并不是内容的贡献者,而是维护讨论规则与聚焦活动目的的人。
这样的效果很好,当有人看着我提出疑问时,她身边的人会很自觉地把话接过去,解答疑惑:
比如,在现场,有位参与者对活动的目的提出了质疑,觉得我们讨论的方向是不是偏了?(注:她MISS掉了第一次的碰头会)我没有在第一时间快速回应她,她身边的共创伙伴很自然地把话题接过去,告诉她其实我们在最初的碰头会上已经讨论过这个话题,当时定下来的共识是……
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树洞,大家在不想/不习惯/不方便对着身边的人发言时,她可以看着我说,我当然会善意地保持目光的注视,并且在一段时间后,把目光传递给旁边的人。
主持人蔡康永说过,要让朋友们说出更多心里想说的话,他会把自己变成家具一样的角色,给以适度的回应,让对方能够放开心胸地去倾诉——就像他在家里面对自己地家具一样自然。
在引导师所带领的团队对话里,你听到大家心里真实的想法越多,这次的产出就会越好;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你可以:
在聆听的同时,用简短的语气词作为回应;
一边轻微的点头,一边看看周围的人;
在对方说话的间隙,用温暖的、充满好奇心的眼神看着她,等待她;
善于使用你的手掌,手心向上向对方做出邀请分享的姿势;
其它能够带来善意回应的“家具礼仪”……
与项目发起人的频繁沟通,是一双温暖的手
在这次活动里,我感受最深的还有一个地方,是保持与项目发起人H先生的频繁沟通——无论是活动前针对设计流程的讨论,还是活动中对节奏调整的请示,也是这次活动能顺利达成目的的关键所在。
在海南三亚的一个项目里,我亲眼看到了自己的导师,与项目发起人在短短的一天中,见缝插针地适时进行“成果检核、需求确认和环节微调的请示”,这让我深深地被触动:“与客户保持密切沟通,真正让他们参与到项目的协作当中”是多么的重要,而且重点是,这很有效。
寒气逼人的互动,是一颗“我宣布、你接收”的子弹,既不友好,又潜伏着战争的前奏。
项目发起人其实也是一个很想要得到关照的角色,时刻去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让我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许多收获,在需要进行一些方向确认和资源供给的问题时,把选择权交给他,擅于充分利用他的影响力,这样的共创会更顺利。
同时,你还要注意的是,自己语言上的使用:
避免使用太专业的术语,多尝试一些可以让对方听得懂的语言,才能得到更好的共鸣,同时也能减少被误解的风险。
团队的建设其实就是在“事上练”
大部分人都会有“完美主义”的情结,总觉得如果贸贸然地去做些不确定的事情,会带着很大的隐患,但其实这样的炸弹是自己想象出来的。
越不完美,越生疏的团队,就越需要通过事情的配合,一起打磨;这也是另外一个视角下的团队建设,不仅增进彼此的了解,还能充分发挥和提升各自承担责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把这称之为“事上练”。
三次共创活动,合计10小时的思想碰撞,让这一次活动真正带着团队“从零到一”,这正是我们Fellow X团队一直坚持的“和大家一起找到答案”,也是我们力所能及的领域。
下一次,如果你也接到类似的邀请,请务必带着有点儿忐忑的心情去接受这份惊喜。
因为,你也会在“事上练”。
丨阿Po丨
丨E.N.D丨
关注微信公众号FellowX(ID号:fellowx),后台回复以下关键词,获取对你有用的文章。
《刻意练习之修正系列文章》
关键词:修正
《刻意练习之反馈系列文章》
关键词:反馈
《刻意练习之专注系列文章》
《不分心的人,有哪些保持专注的诀窍?》
《如何在练习时保持专注?》
关键词:专注
《没有导师的你,该如何做好刻意练习?》
《艺术家毕加索的刻意练习》
关键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