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做过的项目,邀请知识达人分享他们打磨了10000小时以上的技能,要求:深入浅出,有干货,可入门可提升。我们前期策划得无比辛苦,稿子修改十几遍,彩排两三遍,互动环节测试再测试,光应该打到哪儿,大屏幕显示什么,走位配什么音乐……然而,到实际操作阶段,听众最热爱的是讲座结束时段,用大波肉身把老师团团围住,一台台手机凑到眼皮底下,几十个人喊出同一个呼声:老师,加你个微信吧。
扫二维码的嘟嘟声此起彼伏,接着是短暂持续的沉默,似乎没什么可说的了,双方的脸上浮现出尴尬,一台台手机又匆匆忙忙地撤走,听众带着“不虚此行”的满足感离去。
见陌生人加个微信,仿佛进陌生场所先问无线网络密码,成了一个标准动作。万一以后有用呢?反正加一个不要钱,也不吃亏。
那两年,我也不例外地加了上百个微信号,来自各个领域、各种职业。
加微信大体出于几种考虑,首先可以围观一个人的生活,说不定能开阔些视野;其次,通过互动加深了解,或许建立进一步连接呢?再不济也是个谈资,和别人聊天的时候,掏出朋友圈划拉两下,看看,那个谁谁谁可是我朋友,要不要我问一下他的近况?
经过几轮扩充,现在的朋友圈已经从后花园变成了菜市场。关注得久一点,发现很难获得什么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大多数使用者没有持续提供优质内容和鉴定信息真伪的精力。满屏内容重复、冗余、不成体系,只有代购还在兢兢业业地一张张修图,确保图片养眼,款式跟上潮流。朋友圈是个相对封闭的圈子,判断信息好坏的标准不全看质量,更多看交情。原创内容生产者不会把阵地局限在朋友圈里。加不加微信,其实都可以找到他们。自从优质好内容可以通过更多渠道有偿发布以后,创作者更没闲心在朋友圈扯淡了。看朋友圈不如看公众号,起码公众号的内容经过了系统梳理,需要更长生产周期。
至于增进交流,一年多过去,没有什么朋友是通过朋友圈建立感情的,尤其那些短暂见过面,以前无交集,以后也无交集的人。除非兴趣爱好非常合拍,但凡加上陌生领域的朋友,几乎零互动,有些人隔阵子不再冒泡,我就知道已经被他们删除或屏蔽了。即使以前的同事同学,曾经无话不谈每条消息下面都点赞,地理位置拉开以后,心理上的连接也是嘎嘣一声说断就断。这是一个大家都活得自我的年代,没那么多人有兴趣围观你,关注久了,发现各自的生活无非是一场场重复,平淡与惊喜交替,其中平淡占90%,惊喜占10%。
表面上看在一个圈子里,也不代表有同样的价值观,暗地里早划分出了8000个小世界。你会发现同是朋友,有人在其他人那里点赞,深夜聊天聊出一条长安街,却偏偏对你的每条消息熟视无睹。另外一些人,一旦进了圈子又自来熟,明明没聊过几句,拜托你做事好像经常借你钱的老朋友。
以前从微博撤到微信,是为了从弱关系回归强关系,当微信的成分越来越复杂以后,朋友圈既不够私密又不够开放,不免越来越尴尬,就算加了微信,并不代表关系增进了多少。
想要获取优质内容,可以订阅公开内容,我写一篇公号文章的时间100倍长于一条微信内容,想说的都已经说完。更系统一点,不如多花点时间看书。
想要获取联系,认识跨行业跨领域的朋友,付费咨询的方式更方便快捷,从在行、知乎、分答、微博这些公开渠道都能找到连接方式。
内容和连接都在透明化、公开化、层级化,虚拟世界也像实体世界一样,慢慢要接受“免费是最贵”的道理,想获得有价值的内容,最好的方法就是对内容本身的鼓励,加个微信越来越容易,也越来越没什么用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