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又到一年一度的采茶季节了,这周末回老家看望父母,有些情况让我看到农民伯伯们的疾苦,有些情况让我感觉世态炎凉,在利益面前毫无人情味可言,当时就有一种渲泄的想法,可无奈的是我却并不能为他们做什么,只能将这些事情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我记得我之前写过一篇《采茶农的一天》的文章,当事的我已经觉得他们的那个日子真的很辛苦,可是,这次回家看到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辛勤劳作让我感慨人生的差距,我不知道凌晨五点的你们在做什么,可是在我们老家那里,凌晨的五点,上到70多岁的老人,下到9岁的孩子已经打着手电筒在山坡茶地里开始采茶叶了,也许你会问,他们为什么起那么早呢?接下来,我就讲那天我看到的情况。
周日一天,那些茶叶农民都是凌晨出门去摘茶叶了,我本来是上去看望父母的,也因为平时候没有起早的习惯,所以我待孩子睡醒了之后吃了早饭,我们才出门帮忙摘茶叶,那时候太阳已经挂在天空中照射下来火辣辣的,眼睛都快睁不开眼,如果不戴一个斗笠的话,估计一天下来皮肤都快晒脱皮,而此时正挨着我们一起采摘的有一户人家,还带了一个小姑娘大概八岁多。我问:“小朋友,你到了多久了,摘了有好多啊。”孩子可能害羞,没有回答。孩子的奶奶谦虚的说,“来了好一会儿了,孩子顽皮,不太喜欢干,这会没有摘好多”。我的母亲在一旁告诉我,这个小朋友天还没有亮就和她姥姥一起出来了,她一天可以摘早白尖两斤。我感到很诧异:“一个孩子也要那么早起来干活吗,现在不是还在正在长身高的吗”。母亲说:“你懂什么,现在早白尖一天一个价,你不抓紧时间采摘来买,谁知道明天又是一个什么价呢?”我问到:“那今天多少钱一斤”。母亲:“今天要下午收茶叶的老板来了才知道价格是好多,昨天是120元一斤,收茶叶的有三个人,但是呢这个价格都是乱的”。当事的我还不知道什么叫价格是乱的,直到下午的收茶叶的时候我才算是“见识”了一下这些收茶叶的“茶贩子”的厉害之处。
面朝黄土背朝天卖力的干了一天,终于等到了收茶叶的来了,首先来了一个女的,骑着一个红色三轮小货车,在路旁吆喝着“收茶叶了哦,收茶叶了哦”,但是就是不说价格是多少。从茶山上传来一句“老板,今天好多钱一斤”。老板回应“看你的茶叶摘的好不好”。看到老板们来收茶叶了,各茶农都不约而同的来准备卖茶叶了,到了这个地方一问,老板才说70元一斤,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说起来“今天那么便宜?直接比昨天少了几十块”,老板说:“市场就是这个价,我也没有办法”。这个女老板平时候都爱耍点小聪明,每次她的价格总是都比其他收茶叶的两个老板要低,谁先卖给她总是会少点钱的。大家伙听到她报的价格,没有一个人愿意过来卖给她。过了一会儿。另外两个老板来了,这两个老板报的价格就高点,是75元一斤,但是相对于昨天的价格来说悬殊还是很大的,茶农们没有办法还是就都卖给了后来的这个老板,早白尖就是茶叶的最里面的那颗粒,一个采摘厉害的人早出晚归劳作一天也许可能就三斤左右,这样一算的话,75元一斤相对于70元一斤就多了15元的收入,为了这15元的差距,大家还是可以等待的。这个价格是不是茶叶市场的价格呢,茶农们应该是不得而知的,毕竟一天一个价的变换,茶农们只想的是能把自己茶树上采下来卖了,至于价格好或者不好他们也无能为力,如果收茶叶的不来了,他们的茶叶不就是一分都没有吗?那天还有两姐弟,幸好他们也是从大城市回来看父母,也是帮父母采茶,当他们卖茶叶的时候,收茶叶的人说“你这个价格便宜点,别人卖75元一斤,我只能给你们60元一斤,这个茶叶颜色不太好。两姐弟来卖茶叶时候父母没有来,估计收茶叶看到的是生面孔,于是周围的村民就七嘴八舌的说起来她们是哪家的子女,大家都在说人家她们这个茶叶还是采的很好,你这个60元一斤也少了好些。老板对两姐弟说:“看你们嘛,不卖也行”。话说到这个份上,姐姐笑着说到“没事的,我们也很久没有采了,的确也是这样的,60元一斤都卖”。这个姐姐毕竟是在大城市里做生意的,也不差这点钱,于是他们卖了茶叶就走了。所有的人都围着这个老板要买给他,而早来的那个女老板那边冷清清的,这时母亲看着那边没有人愿意卖给她,母亲走了过去把手里采摘的茶叶卖给她了,也把儿子采的给他了,结果女老板说“你这小朋友采的太少了,称不了,要不你送给我算了”。母亲回答“这是我外孙上来采的,一个几岁的孩子,你不能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于是女老板就塞了两元钱给母亲作为我儿子采的茶叶的费用。
回到家之后,听了母亲讲这些,我当时心里有点难过,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卖给她呢,既然都没有人愿意卖给她,你还卖给她,当事有点责备母亲的语气,母亲说“她在那里等了半天也没有人,看着怪可怜的”。我反驳到:“你同情她,可是你想过没有你早出晚归日晒雨淋的辛勤劳作,但是他们呢只需要晚上来收茶叶就可以赚取差价,他们在收茶叶的时候谁考虑过你们的辛苦,谁可怜过你们呢,他们不过都是为了利益罢了”。我们都不再说话,我也的确是为今天的事情气愤,气的是自己看着这些行为我却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