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依依思言
在简书上,写作的初衷就是连载,故而钟情于长篇小说,书架上摆放的几乎全是长篇小说,亦或是育儿类书籍。对于短篇小说,知之甚少。
年前最后一次购书,顺便买了一本《莫泊桑短篇小说集》,收到之后,不胜欢喜。
打开书目,在扉页标注购书时间及地点之后,便开始翻看目录。莫泊桑,既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父”,他的短篇小说必然造诣极高。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从头开始阅读。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前两篇文章,分别是《月光》和《幸福》,乍看这名字,太简单朴素,毫无新意。相比现在的新媒体时代,作者为了夺人眼球而费尽心思取的五花八门的名字,这两篇文章标题实在难入读者法眼。单看名字,很多人可能会失去读下去的欲望。
但作者是文学巨匠。仅凭这身份,他的文章首先会让人有一种信赖感,可读性会大大增加。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必须努力、努力,再努力,让自己有真才实学,才可能脱颖而出。
但,我们毕竟还处于写作的最初阶段,如沧海一粟,除了亲朋好友,无人熟知。
在这个刷脸的时代,有多少人会看你的内在?在这个碎片化的阅读浪潮推动下,有多少人还能沉下心来阅读经典?在这个视频、音频冲击着人的大脑和神经的年代,纸媒甚至都要被淘汰出局了,而我们,还有必要梦想成为作家吗?
作家,远没有网红赚钱。作家,也没有演员那样广为人知。
可就是这样一种职业,在寂静与孤独中成就了经典与永恒。文学作品,带给人的心灵震撼和冲击,是其他作品无法取代的。
莫泊桑,不愧是一代文学巨匠。
走近莫泊桑,才能感受到短篇小说所独有的魅力,它不像长篇小说那样宏篇巨幅,洋洋洒洒;也不像诗歌那样抑扬顿挫,平仄押韵。但它像一杯陈年老酒,醇香浓郁,可以坐下来,慢慢地品尝,更适合独茗。
学写作,不能只读长篇小说,更要多读短篇小说,反复读。边思考边阅读,边做笔记边划记号,学习它的构思框架,学习它的措辞用语,学习它的修辞手法,学习它的起承转合。
一篇好的短篇小说,一定是语言精练,而内容丰富的;也一定是深入浅出,却耐人寻味的。
很庆幸,在今年的情人节,我读到了两篇经典短篇小说——《月光》和《幸福》。
《月光》一文,作者通过对比,将主人公马里尼昂长老的心理转换过渡得自然而贴切。月光的柔和,象征着女性的柔情,而后者曾是他最憎恶的,但在见到真实月光的崇高而宁静的美之后,他慢慢改变了曾经固执的想法,平息了心中的愤怒,转而对这样的柔情和男女之爱表现出理解、尊重。他逐渐明白,爱情,并非洪水猛兽,也并非与天主对立,而是上帝创造的美好事物之一。
《幸福》,则通过小说中某一人物的口,讲述了一个震撼人心的爱情故事,一个抛弃奢华生活、红尘世界,甚至父母亲人的团长千金,与一个农家子弟私奔,在荒芜人烟的荒岛,隐居一生,简陋一生,但挚爱依旧的故事。故事讲述之前,人们热烈而激烈地讨论,故事结束之后,人们依旧存在完全对立的看法。别人的言语,其实根本改变不了我们的想法和观点,真正能改变我们的,只有我们的亲身经历。幸福,或者不幸,其实都在人心。
两篇小说,我都反复细致地读了两遍,并在文中做了大量的笔记和记号。回想上学的时候,大量的短篇小说,被选进教科书,大概也是这个原因吧。阅读完整的故事,读者通常不会断章取义,或云里雾里。因为凡是会思考的人,都能或多或少从中有所收获。
学习短篇小说,我们可以对作者的写作技巧进行很好的剖析。所谓庖丁解牛,大抵如此吧。
打开散发着墨香的书籍,我轻泡一杯茉莉花茶,在茉莉的清香中,品读一个多世纪前的作品。缕缕幽香,在空气中飘散,飘散在字里行间。
如此,甚好。
365极限挑战.Day79
怀左写作训练营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