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跑步看到前面有一辆车在倒车入库,正好在我往前进的时候,它在我前进的路中间,往前大概50米左右,于是我心里突然生出了恐惧感,想要调整节奏停下来。这就是一种逃跑机制本身,跟之前在深水区游泳的情况一样,首先身体不会去判断前面的危险程度,第一反应就是逃。当我冷静了几秒钟分析,发现当我跑到她那里的时候,她都已经倒车入库了,根本就不需要调整速度。果然我大胆的往前跑到了那里,他已经不是一种阻拦了。
很多时候人容易被自己的预判所吓倒,而不容易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容易恐惧。其实我们更应该恐惧的是恐惧本身,每个人都会有恐惧感,尤其是面对公众或是遇到自己之前没有遇到过的事情。也就是当处于舒适区之外的时候,人都容易产生恐惧感和不舒适的感觉。但是这些感觉通常都是不必要的,只有放开了融入当下的环境,用积极思维,去挖掘身边的优势,才能够让学习区和焦虑区再一次成为舒适区。
例如学习语言,很多焦虑都是不必要的,例如你觉得自己总是表达的不好,想要躲避,一旦有任何的机会,你都不敢去练习。最近观察小朋友学习语言,经常都是这样,往往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就会有害羞和恐惧的感觉,于是他们的语言能力很难得到提高,增长速度远远不及那些年龄非常小的孩子。
所以,不论是启蒙教育和自我成长,第一件要务就是要努力消除自身的恐惧感,做好心理建设。人最应该恐惧的,不是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是恐惧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