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尊心强的人,不管是成年还是孩子,在对方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之前,不直接指出他的问题。
因为他对方的意识中没发现自己有问题时,你外加干预,指出也是白费力气。有时候还会惹来一身攻击。这就是要干涉别人因果的代价。
如果想要去做一些影响,可以旁敲侧击,通过旁人,对方不是那么容易产生抵抗情绪的第三方引出来,然后你再适时地提出这个问题。
给对方心理上一个时间和程度的过渡,不至于那么难接受。
否则人家就难免会怨你、烦你,不喜欢你说的,甚至不喜欢你。
这就是人性。都不喜欢别人说自己哪里不好,哪里有问题。
这种迂回绕弯的策略,也是影响力中的一项吧。
特别是对于不爱听人建议的孩子/人,要避免直来直去。你一直,对方的防御系统就开启了,引起安全警觉,开始不理智的反击。
记得孩子有一次放学回来,说一幅画要画完,一直在那精雕细琢,结果其他作业直接被延误到很晚,他就崩溃了感觉到压力。我曾反复再三提醒他,这幅画可以不用画得那么认真,稍完成一下就行了,否则整个作业时间会被打乱,但他并不听。
但是最后如我所料,他又慌了,大哭起来。
这让我也很郁闷,说的他不听,我行我素,但是结果呢他自己又急又闹情绪。所以我能做什么呢?无能为力,却还是要承受他这样的情绪纷扰。这就是所谓共同的成长烦恼吧。
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多数时候习惯了自己解决问题,所以很少说想到第三方去缓冲解决,这是要注意改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