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认识新朋友的时候,有时会很神奇地发现,原来和身边的旧友也有交集。有点像神经网络,一点接处处通。可能在不同的交集里,但总归多一份亲切感。
徐兄在雅集③的时候,带来一瓶自酿米酒。开幕那天,晚上回到家里,一是疲惫,二是开心,喝了半瓶。实在是工业酒所不能比拟的醇厚和绵长。
第二天午间,发现葛先生在自斟自酌,闻着味道找过去蹭了一杯,才知道和徐兄也是旧识。比划了一下结识时间,甘拜下风。同结识的几位,宝店都在虹桥,大概也是缘分。
几次雅集,虹桥古玩城陆续来了不少朋友。同城同行,实在应该招待,不过展会几天过于操心,未能一一,还望见谅,有机会容我后补。
喜欢古玉的朋友呢,性格大多内秀。中福团队几次提醒我,应该招呼朋友们,展会前中后一起多用自媒体宣传。暗忖了一下,觉得可能做不到,大多会避免过度友圈商业化。有时候觉得自己也看不懂自己,身处商业圈,却又为多发了两条广告自惭不已。
算纠结也好,自珍也行。不过朋友的细心,时时能感受到。带来那瓶酒的时候,徐兄歉意地笑,说只有塑料瓶,到家最好换成玻璃瓶,前者久放不好。
家里没找到玻璃瓶,我决定两天喝完。
徐兄
形制和皮色,
讨喜的品种,
古玉的赏玩,
除了看,还有玩。
每次高柜的展品,
结束后会陆续接到询问,
有时候会再去麻烦朋友,
也是为他们高兴。
江浙一路,
除了玉种,
就是沁色,
所谓白头红沁。
盘缠繁复的这种,
年份多有定论,
好像后世也有摹古,
绵延久远。
朋友感慨过一句,
玩到后面,
还是圆雕,
自然,开料和造型费心更多。
恭迎6月初莅临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