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
我国古代的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日必逢满月,叫做“望”。
满月象征着团圆美满,在正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
据《史记:乐书》记载,早在西汉初期,宫廷中就有了正月十五祭祀太乙神(天帝),祈求福佑的礼仪活动。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元宵节讲究的是喜庆、热闹,街市上各处张灯结彩,白昼为市、夜间燃灯,蔚为壮观,也因此有“闹”元宵一说。
元宵习俗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
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
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
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中国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
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友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讲的便是上元夜男女约会的场景。
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
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
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
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元宵节过后,春天到来,中国人传统一年的备耕劳作就要开始了。
我们的祖先相信灯可以驱走黑暗,变夜为昼。于是在这天,人们用“闹花灯”这灯火通明的方式,赶走一年的疲惫,庆祝新的开始。
爱之依祝大家新的一年,心想事成,年年都能花好月圆人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