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1日 星期二 多雲 Burnaby
太多人成功之後,反而感到空虛;得到名利之後,卻發現犧牲了更可貴的東西。因此,我們務必盯緊真正重要的願景,然後勇往直前堅持到底,使生活充滿意義。
和內在力量相比,身外之物顯得微不足道。
——奧利弗•溫德爾•霍姆斯 美國最高法院前大法官
閱讀下面的內容時,請找個僻靜的角落,拋開一切雜念,敞開心扉,跟著我走過這段心靈之旅。
假設你正在前往殯儀館的路上,去參加一位至親的喪禮。想象你開著車抵達教堂,找到車位後走下車。走進教堂,花香伴隨著風琴音樂,一路上你見到好多親友。看著他們的面孔,你能體會失去至親的痛苦,感受這種心情,你能分享他們曾經的歡樂。
到達前廳,看到灌木時,你赫然發現親朋好友齊聚一堂,是為了向你告別,你在參加自己的葬禮。也許這是三五年,甚至許久之後的事,但是姑且假定這時親族代表、友人、同事和社團夥伴,即將上臺追述你的生平。
你找到一個座位,閱讀手上的葬禮程序說明,等待儀式開始。一共有四位發言嘉賓。第一位是你的親戚,可能是你的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這樣的近親,也能是你的表侄、表姐妹、叔叔嬸嬸等遠道而來的親戚。第二位是你的摯友,這個朋友總會使你了解自己。第三位是你的同事。第四位是牧師或者來自你曾參加的社團組織。
現在請認真想一想,你希望人們對你以及你的生活有什麽樣的評價?你是個稱職的丈夫、妻子、父母、子女或親友嗎?你是個令人懷念的同事或夥伴嗎?你希望他們怎樣評價你的人格?你希望他們回憶起你的哪些成就和貢獻?你希望對周圍人的生活施加過什麽樣的影響?
在繼續閱讀之前,請大致記下你的回答和感受,這有助於你對習慣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