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一篇文章,总结了最近对于咨询行业和组织发展的一些思考和策略。
我们为什么会面临挑战?
从外部环境来看,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增速减缓冲击显著。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各行各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精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企业在寻求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对咨询服务的需求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不再局限于通用的方法论,而越来越倾向于寻求具备行业积累和独特见解的专业化咨询服务,以帮助企业客户在各自领域内实现卓越运营。
举个例子,当我们说我们有一整套用户研究和需求设计的方法论的时候,已经不具备现实意义。前不久我翻译的新书《精益设计》出版,咨询公司需要利用精益设计的方法,来关注用户在特定场景下的应用和体验。在这个背景下,企业需要从单纯的产品销售转变为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将产品融入到用户的使用场景中,提供更加个性化、场景化的服务。
所谓数字化转型,即实现企业内部到外部的业务数字化和管理数字化,包括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上下游之间以及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数字化,最终成为一个数字化企业。在这个背景下,SaaS已然成为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服务模式和业务应用的承载者。我们可以看到现在企业内部的CRM、ERP、HRM等各类系统已经内置了大量的行业最佳实践和智能分析模块,可以提供实时的数据支持和决策建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传统咨询顾问的部分功能。咨询顾问如果不能具备相应的行业深度,将难以满足客户在细分领域的精细化需求,就会导致客户满意度下降。
2、随着企业内部流程的规范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对于咨询公司软件开发能力的要求亦水涨船高——更快、质量更好、更省钱。
大多数企业的研发团队已经理解引入敏捷的益处,很自然地接受并开始践行敏捷的管理实践和技术实践,并引入了合适的团队工具。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降低了软件研发的门槛,更多公司涌入了这个赛道,竞争推动了行业的发展。这是好事,技术的价值正在于此。但另一方面,利用敏捷开发的技能来帮助客户建立新的产品,提升生产效率,并推动数字化创新,这是一个不断学习、试错和调整的过程。然而,业内有很多人低估了其中的复杂度,这也是软件这个行业“杀价”现象层出不穷,交付实际问题频出,“内卷”不断的原因之一。
《敏捷开发的艺术》中谈到,人们意识到软件已经成为商业活动的重要部分,技术只作为成本削减的工具,业务与科技之间的整体关系被重新定向。在此基础上,咨询顾问通过建立统一的流程、打造共享的技术平台、建立创新型的组织文化来不断推进业务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因此,对于咨询公司的要求是非常务实地提升自身的研发效能和组织能力,“性价比”是检验转型是否成功的核心标准。
我们如何应对?
重视垂直行业的业务深耕。这要求咨询顾问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技术基础和掌握先进的咨询理念,还需要拥有对特定行业的深入理解和实战经验,并具备强大的学习与总结、归纳能力,以便能够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利用分析性思维解决复杂问题。
重视软件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敏捷软件开发能力和学习型的组织文化是IT咨询公司(也包括IT组织)发展的核心。我个人认为有三点非常重要:1、形成统一的流程和工具技术平台;2、完善培训赋能体系,进而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文化氛围;3、全力拥抱以AI为核心的新兴技术,利用技术不断提升研发能力。
这不是一个很快能跨越的挑战。但这个过程,能帮助我们培养团队的亚文化、加强凝聚力、夯实运营管理体系、提升解决方案能力,进而强化组织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