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恩僖---做探索生命的哲学家
喜欢恩僖,初见一袭长袍,干练的短发,一双长长的双喜耳坠在精巧的脸颊两侧回荡。有一番古意,有一番孤冷。气质间是修行者的淡然。
走近了才发现,所有淡然、静定都是波澜过后的宽纳。
每个生命都有不同的碰撞,在生命某个阶段或灼烈如火,或要燃尽后自救。恩僖的童年、少年也是从那个碰撞不断,折腾不断的路走过的。不同的是她相信“越糟糕越要好好好活着,不断的挣脱,有一天一定能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刚烈的性格从不求救。咬牙后的是头脑的冷静和思考。这是多么可贵的品质。我能理解为勇敢吗?一个小孩子身上就已具备与自己不认可的大人、世事,勇敢的直面、对抗、思考。那份碰撞,一定有痛苦。但痛苦让自己更明晰,想要好好活着!成长为生命力强悍的根。
在物欲浮躁的时代,有了扎根生命底层的认知,有辨识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人生不同阶段面对选择,会更容易听见内心的声音。这是我所慕及的。近段时间停下来也在思考,从上学到上班到结婚生子一班车都有落下过,总感觉背后有一双手,推着向前。被牵引着,在一线城市里滚爬,不敢停下来。
恩僖分享在一场酒上朋友说:“人到中年要废掉自己几年。”真的吗?先生前几天说要关掉生意,休息2年。虽然很期待长期工作狂的隐形爸爸能够回归生活,可真的要完全彻底的退回。心里却莫名的慌张,那份慌张是对未来生活不确定的恐惧。彷徨不定时,上天意外恩赐新生命的到来,纠结了很久。冥冥中一切都在叫停。回归生活的呼唤。
人到中年你敢要废掉自己几年吗?
人到中年奔波了许久,你有资格废掉自己几年。停下来身边是自己的成熟、孩子的成长、生活的财迷油盐,可以好好的做顿饭,一家人一起吃很多顿很多顿再普通不过的三餐。这就是日子。有围绕、陪伴温暖。
做了妈妈后,那种本能的爱,每个妈妈都想尽力的给予孩子最好的。那种本能,有时丢了,总期待外力,辅导班、教育机构,跟着外界裹挟向前。
恩僖:孩子的教育不是交给第三方,作为妈妈的本能是首当其冲的。妈妈与孩子朝夕长处,一双双小耳朵不愿意听你大道理说了一箩筐,更愿意自己的小眼睛去观察,“我看到了什么。”“妈妈你是否像你说的那样,你要先活出来,成为好的自己。”她选择了自律,这条路有伙伴问到,“做到自律很难,很痛苦。”
恩僖:“听听自己心里的声音,你是否坚定的想要,如果是,没有任何可以阻挡。”
这是她在纷扰的世事中坚定的知道自己声音的恩僖。
我们欣赏,但永远也不可能成为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段心路历程要去经历,有痛苦,有欢快,没有人可以去替代,甚至去理解,感同身受,那是自己的果实。有一天你终将带着生命独自的资源,成为更好的自己。但不急切去完成心目中理想的样子,那个理想的“她”就在那里,我们能做的,就是成为真实的自己,一步步去实践,不回避,不盲从。带着勇气不断探索生命这段专属,独特的历程。
拥有当下,好好体验每一天。
“我们的整个人生都是暂得的一场体验,痛苦纵身一跃,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林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