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文化当噱头   乔晓明 简书

        鲁迅先生曾说:世上本无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于是才有了路。

        需要就是理由。这年月,节日也如此,需要的人多了,于是就挖空心思造‘’节日‘’。

        像2006 .6.6  就被网友戏称为本世纪最顺之日;2008.8.8则被称为发财之日。

        更为滑稽的还有每年的11月11日,怎么就成了“光棍日”。

      曾当年,一批年轻人利用国外的情人节玩起了浪漫,被批为崇洋媚外。于是有人灵机一动,就把中国古代牛郎织女“七夕相聚”的美丽传说,人为地演绎为中国的“情人节”了。此说并不为过,因为她本来就是中国的四大爱情故事之一。

      ‘’七夕‘’作为节日过,也许不是坏事,自然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但遗憾的是,当问起中国情人节的来历时,被访的小花童却有人不知道。

        市场根据自己的想象和需要,炒作、催化出明目繁多的商业机遇,着实热闹了市场,也理所当然地忙坏了商家。

        这不,七夕节这天,真正忙碌的是这些游走在大街小巷的“花童”。

        老外常讥讽中国人缺乏幽默。殊不知国人也知扬长避短,把‘’想像力‘’发挥的淋漓尽致,其炒作之功便是不可小觑。

        有人因炒作蹿红,有事因炒作‘’成事‘’。

        既为炒作,必有夸张之嫌,难免虚张之弊。

    凡此种种之像,还是按鲁迅先生说的:希望只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吧!

                      图文  / 乔晓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