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里话阴阳
九月初九重阳节,二九相重,被称为“重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相重,故曰“重阳”。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把九九重阳定为是个吉祥的日子。那么,“六”数在《易经》中为阴数,“六六”两阴数相重,为何不称其为“重阴”?六月初六,日与月皆逢六,何故又不称为“重六”。国人视两个六为六六大顺,岂不是更吉祥的日子。自古以来又为何没有“重阴”节。
还有个现象,通常人们说的是:乾坤、天地、日月、父母、男女,这阳的都在前,阴的在后。而唯独说到阴阳时“阴在前,阳在后”,没有人把阴阳,说成阳阴的。这又是为何?再者,这阴阳到底是先有阴,还是先有阳?通常以为先有阳,后有阴,那为何不叫阳阴,而叫阴阳呢?“阴阳”始于何时,原意为何?等等,等等。俺只知自西汉以来人们就用“阴阳”来解释宇宙间万物、万事和一切现象。在传统观念中,阴阳是宇宙的根本,阴阳对立统一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无论是大宇宙,还是一个自然人的小宇宙,阴阳都得保持平衡,却为何九九为重阳,而六六没能成为重阴,这不是重“阳”轻“阴”吗?若说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男权主义的产物,那么,中国历史上曾有过4个女皇帝,她们一统天下时也没有重“阴”轻“阳”而设六六“重六”节!
……
阴阳这个大题目,且听我待慢慢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