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稚
我深深感受到,这一届的婆婆有时是真的很难当,稍微有哪里做得不好,可能就是解不开的仇怨。
一段好的婆媳关系,肯定是相辅相成的,就是说不管身为婆婆还是作为儿媳,都应该在其中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不然的话,稍微有哪一方略过自己的身份,或者不明事理,另外一方做得再好,也始终是无用功。
我想从一个相对客观的立场,说说我在实际生活中真实见到的一种婆媳关系。
首先向我吐槽的,是其中的小儿媳。在这个小儿媳看来,她认为自己的婆婆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好。
第一,她认为自己的婆婆偏心,很明显喜欢大儿子和大儿媳一些,对待她的话,就没有那么亲热,所以心里意见比较深,并且这种意见,随着时间的流逝,可以说是正在逐步加深;
第二,因为有了之前的意见,所以她在面对婆婆做的一些事时,也就带着有色眼镜去看,看下来婆婆这里不好,那里也不好,让她吐槽的地方特别多。尤其是她生孩子坐月子的时候,她认为婆婆没有照顾好她,明明是来照顾她的,有时还跑去给大儿媳做饭,她有次稍微说了两句,婆婆还在她面前哭了,最后她的老公因此和她吵了架。
所以,在她的评价中,婆婆不是一个省油的灯。
而站在她婆婆的立场,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
她的婆婆说,他们老两口一辈子省吃俭用,都在为了两个儿子努力,给他们买车买房,在他们娶妻的时候给予最大的帮助。他们两个老人尽力了,因为两个儿子的车房,都是他们全款买的,而他们自己一直住在2002年买的一个老小区里,从没想着搬出来。
这个婆婆,对于自己的小儿媳现在的确不满意,因为相处的时间越长,她越是感觉这个小儿媳性格不讲理。
她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也不知道,我还要如何做她才满意。从她开始怀孕起,我基本是隔一天就过去看望一次,给她买东西,收拾房间,有时也做饭,直到现在他们的衣服,都是我洗的。前两天我有事,没给她(小儿媳)洗衣服,一去她就给我甩脸子,说要是不想帮忙的话就直说,她找娘家的母亲来,语气比较阴阳怪气,听得我很心酸。”
她还说,一直到孩子出生,他们没要小儿媳花一分钱,从产检到孩子剖腹产的费用,全部是他们出的,平时也在给钱转账,小儿媳的10万彩礼也在她自己手里,没有拿出来用,他们也没说什么。
站在一个婆婆的立场,她认为自己已经很是尽心竭力,但是和小儿媳的关系却越来越糟糕,现在只要待在一起,就算她是无条件过去帮忙的,空气里随时弥漫着的依旧是浓浓的硝烟味道。她感受到了小儿媳的敌意,所以心里才不好受,上次小儿媳说她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以前堆积的情绪一下子迸发出来,她实在没忍住,才哭了。
而大儿媳是怎么看待她们关系的呢?
一个既定的事实是:作为大儿媳,她对这个弟媳很有意见。
她说,她当初结婚,彩礼要的是六万,她带的是十万回来,最后回到了小家。而老公的弟弟结婚,酒席的规格,还有其它方面的开销,都比他们当初要多很多,包括彩礼也要高,而且她的弟媳已经明说这笔钱是她自己的,她要放在娘家存着不会拿出来用。
当然,这些她只是吐槽,毕竟这是人家的事,她不会去管。但是相同的关系,公婆给小儿子还有小儿媳花的钱比他们要多,她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只是她没有表现出来。还有平时的补贴,她和老公收入都不错,结婚以后基本没花过公婆的钱,但是她老公的弟弟还有弟媳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工作,公婆绝对是转了钱的,她没有具体问转了多少,免得给自己添堵。
她也很同情婆婆,认为婆婆总体而言,已经做得很好了,一辈子都在为孩子操心,忙前忙后。她生孩子的时候,婆婆给她也花了钱,照顾她这些事,她都记在心里。她认为应该感恩,所以结婚多年,和婆婆关系一直不错。
怎么在弟媳这里,一切都变得理所应当,并且还把婆婆贬得一无是处。她有次看到婆婆哭了,都替婆婆委屈。
上次母亲节,她给娘家的母亲还有婆婆,各自都转了一千的红包。她的弟媳没有给婆婆发,然后还怪她自作主张,说自己穷,顾不到这么多人,不像他们两个人有工作有钱,把她快气死了。
看吧,你发现没有,很多事其实并不能听信片面之词,因为人在描述一件事的时候,下意识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反思自己的能力。说个比较中肯的话,生活中的不少婆媳关系,儿媳在责怪婆婆的时候,其实自己也真不见得没有错。
我真的见过这样的儿媳,她们只记仇不记恩,婆婆不管做什么都是应该的,但稍微有一点做得不好,就立马开始埋怨上了,记恨上了,过去的好也都不作数了。如此的心态,其实真没资格去怪别人。
好的婆媳关系,一定要能够做到四个字:互相尊重。只有彼此尊重,互相体谅,都在一定程度上换位思考,这段关系才能呈现一个良性的发展趋势,也才能在接下来相处的时间里,不断让彼此之间的情分更加深刻,而不是越来越疏远。
-END-
和每个来这里的人谈爱说情,但无关风月。点击上方关注,欢迎来到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