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遥远的时代开始,苏格拉底就说过:认识你自己。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并不容易的事情。何况我们总是在面对不同的环境,而且经历,也使我们在不断的变化。
假如你和我一样,从小被各种规矩管束,对自己的一些行为感觉到困惑,面对事情容易犹豫不决,常常感觉自己在忍耐。不用想了,你就是不够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会让很多事,都迎刃而解。
我以前看过一些关于性格养成的书,对我的帮助都不是很大,我不清楚是自己看的书不够好,还是太过年幼,亦或是,理论总是需要一些经历才能让人真正的通透起来。
总之,今天,我以一个经历了些事情的,刚步入社会一年的毕业生,极尽一切可能的,去表达一些个人的感悟,希望大家可以有所收获。
那么,我就从大学做过的蠢事讲起吧。
刚上大学那年,我以为自由和美好就要开始了,决定好好的奋发图强,惜时如金的完成自己的作家梦,曾经受到过那么多的阻碍,如今终于自由了,我望着学校的图书馆,感觉那里在发光,四年啊,这里一定会使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自然而然的联想到,电视上通常在介绍某个很厉害的人的时候,总是有个句式:某某人用了多少的时间,读了多少本书,而这些书,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感觉,这句话将来一定也可以用在我身上。
于是,看过几本书后,就跟着感觉,看起了卡耐基的《人性的优点》(虽然他的《人性的弱点》好像更出名)
这本书上有一个很强烈的观点,大概意思是说:把每天都计划好,每天做完自己计划的事情,就会一步一步的走向成功,而且不会焦虑,并且每天都会很快乐。
于是我就开始了。每天列表,把要做的工作、兴趣都列出来,按照计划的一切完成目标。别人叫我出去玩,不去!约我一起学习,发现和自己计划的最高效率有悖,拒绝!开始的半个月,我很开心,感觉每天都很轻盈,效率也很高,但是渐渐的,我感觉到孤单,大家也都习惯了我的独来独往,并不跟我亲近,我发现自己似乎与世隔绝了,仿佛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一样,没有人在乎我,我也没有在乎的事情,眼前的书、目标、雄心壮志,似乎全都不见了,我从未像那一刻一样,只想做个颓废的,却有人在乎的人,快乐也不见了,我想象的金色的殿堂,在那一刻,却给了我一个灰白的世界。
我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不明白,为什么?为什么我会感觉到不快乐呢?我明明现在很自由,又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行着,这难道还不够吗?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吗?卡耐基的书上不是也这样写了吗?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我不是一直很看不起那些虚度光阴,不上进的人吗?为什么现在却如此的渴望那种身份?为什么我最爱的安静和书变得无法满足我,那不是我原来最想要的生活吗?
那段时间,我钻着牛角尖,出不来,也不快乐,我把困惑告诉了一个关系比较好的同学,问她知不知道是为什么。她说:“读书读无聊了呗。”可是我当时并没有把她的话放在心上,而是在想:“不可能啊,我明明那么喜欢看书啊,怎么可能烦呢?一定另有别的原因。”
还好,还好我们当时管理学的课程里,正在学“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他的需求金字塔的第三层、第四层就是: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这两种需要使得人们有归属感。而且,当时也学到了一个理论:人,终究是社会人,是要生活在集体当中的,人类自古就群居,是一种社会动物。
我总算知道自己在哪里出了问题,原来社交是人类的正常需求,就算我再内向,再喜爱安静,也依旧是需要交流的,需要被关注,需要朋友。而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社交是我通往目标的阻碍,这些活动耽误了我的计划,使我效率低下。从小到大的教育,也一直在告诉我,要懂得拒绝别人,但事实上,这并不是最好的方式。同时我也发现,我其实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喜欢看书,和电视上介绍的那些厉害的人,可能差的也不是一星半点的。
后来的我,开始正视自己的人际关系,渐渐的懂得妥协和付出,不那么自我之后,反而压力小了不少,也变得快乐了,读书开始不列书单,随着自己的性子看,什么时候非常想看,就拼命的看上一两周。一切又重新回到了光明,我竟然毫无压力的看完了《明朝那些事》全集,期间并没有让自己去养成什么“每天读书半小时”的习惯。
也由于这件事情,我发现自己并不了解自己,而只是从别人的评价里了解着自己,长期以来,这些评价和规定让我生活在一个框里,那并不是真实的我。由此,开始了一项长期的计划,重新认识自己。
我开始摒弃原来一切的评价,并在别人评价我时刻意在心里抵制一下:他说的可不一定对。我也不再向别人去说,我是个什么什么样子的人。
放下一切跟个我很久的词,开始面对自己真实的状态,当我感觉我的真实状态,实在不太符合我原来的规则时,我还是会遵循以前的一些教导,但我自己这回会清楚的知道自己真实的感受,而不是像原来一样,忽略自己的情绪,而把对外的反应当成真实的自己。
最后,我总结出以下几个观点:
一、 请不要给自己贴任何标签,没有人是可以简单的用几个词来概括的。
那些经常被用来形容你的词,可能并不是真的你。所有的人都是多面的,就像我,一个大部分时间喜欢安静和读书的人,有时候也会感到这些事情无聊,需要和同学逛街,需要别人的关注和赞美,甚至有的时候还会需要热闹,这些都很正常,你不需要去困惑,自己为什么不是自己想的那样。那些经常来形容你的词,可能只是某种场合的你。如果非要总结自己的性格,请把自己分情况讨论,毕竟人面对的环境是非常多样的。所以感觉自己复杂、感性、无法概括,太正常不过了,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
二、 请把你的理性和感性分开来。
在我大学一系列的自我审视中,我发现,其实感性的自己,才是真实的自己,而理性是我们所受的教育给我们留下的自我行为约束。请尊重自己的感性,不要因为你任何出格的感性而感到自责,你需要的不是压抑他们,而是把他们约束,并用理性适合的方式表达出来。我们当然不能放弃我们所受的教育,因为人是社会动物,总要有谦让和忍耐,它并不是所谓的“虚伪”,但是请你一定记得,理性的你是为了感性的你而服务的,感性的那个你,可以放在心里,在适当的时候放出来。其实,只要理性可以很好的服务于感性,你就不会再感到委屈。
三、 有的时候,感性不一定是坏事,顺着自己也不一定是自我放纵。
理性的人适合谈工作,感性的人适合谈感情,这是毋庸置疑的。假如你是个很感性的人,请你找个人情味足一点的环境去生存,人和人的差异是很大的,舒适的环境可以让人事半功倍,也会有更强的信心。我们已经成年了,如果说学生时代,我们应该补短板,现在的我们,更多的应该发挥自己的长处。
四、 找到自己的底线,尤其训练自己快速找到和某种环境的平衡点(俗称:适应能力)
当你进入到一个新环境,总会有那么一段时间,大家很生疏,很客气。在这段时间里,你不用太紧张,表现的刻意热情,也不必太过尴尬。课本上的心理研究说过,这是人们形成一个集体的正常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潜意识中,大家在互相观察和试探,适应能力好的人,总是能在短时间内明白每个人的性格和雷区,以投其所好、绕过雷区,同时也会对他人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价,比如有什么事情自己接受不了,什么可以妥协,什么很乐意接受,愿意和谁亲近等。假如你进入到新的环境,感到迷茫,不用潜意识了,有意识的去融入和了解他人,也了解自己的他们的相处模式吧。
五、 不要为了证明什么而生活,也不必尖锐强烈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们可能常常遇见这种情况,你做了一件事情,本来是出于好意,却被人曲解。我认为,解释还是要解释的,但是如果对方并不相信你,还是不要再过多的解释了,因为这将你自己处于了一种下风,一种弱势,代表你一定要求得谅解,然而事实上,许多事情根本不需要求得他人的谅解。你也不必为了证明自己的好和真诚,而做出一些自己厌恶的,违背自己原则的事情。(当然,一些重要的人可以除外,这里说的是路人和一般意义上的同事、合作伙伴等。)何况,还有一句话,叫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要离开的人拦也拦不住,留下的人,自会在以后的生活知道你的好,请放心生活。
其实,我们这种不了解自己的人,在人际上最大的障碍,并不是不能体谅他人,了解他人。相反,我们常常是迎合的过多,所以,要么被人利用,欺负;要么因为无法被人了解,而被认为心机颇深,不真诚。其实就是太不了解自己,碰到事情自己都不知所措。像一阵风一样,怎么能要求别人抓的住呢?
最后,请改掉自嘲的习惯,适当的自嘲是一种自信,但是如果别人对你作出任何不对的评价,你都自嘲的话,只会换来别人的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