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年不学习、不考试的我,最近又考了一次试。可能是年纪大了,对待考试也有了不一样的看法,总结了一些小经验。
1.一次考试可以看作一个具体的任务。这个任务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考试时间,就是任务的截止日期。这是准备的时间、精力、学习任务分配等等安排的依据。
2.确定自己可以准备的全部时间,预计自己所需要的时间。这两个时间会有一个时间差。一般情况下,准备的全部时间大于所需时间。理想状态下并不存在所需时间小于准备时间的情况,除非是打算完成一个严峻的挑战。大部分情况下,需要做的是让自己真实所需的时间尽可能缩短。当然与缩短时间等值的是思考密度和记忆的提升。
3.单任务还是多任务。单任务当然最好,但生活中几乎不可能。除了日常生活,还有家人和朋友。把自己关起来一门心思准备是不可能的。要做的并不是完全断绝和家人朋友的交流和陪伴,而是将时间精确化、做到心中有数。另外,陪伴和沟通也需要认真对待、足够真诚,享受当下。另外,适当减少任务,如不必要可以暂时减掉其中一些事。
4.人可以满足一件事:你的身体和你的想法是异地的。身体的时间不可能,思想和意识的时间总有可能。把那些认为重要的放在脑子里就可以了。你吃饭、走路、坐车,做很多必须的事的时候,也可以把你的问题和想法、要记忆知识放在脑子里。但这个我做不到,大部分情况下不可能做到,很难,也很累。
5.任务驱动。忙起来总有时间做很多事,而闲下来反而什么都做不到。闲下来会感到无聊,因无聊而做一些毫无用处的事情。忙起来的时候,可以一心两用甚至三用,提升效率杠杠滴。
6.不为考试而考试。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中。没有一种知识是无用的,反而当建立知识结构网络的时候,试着将每种知识与其他知识产生联系。不能将一个概念或者知识应用于生活源于两个原因:没有完全理解这个概念和知识、没有与生活中场景和其他事物产生联系。
7.想法很多就写下来。重视自己产生的每一个想法和念头,即便做不到,不知道怎么做也要把它记下来。我经常脑袋里冒出各种各样的、靠谱不靠谱的想法。有些是当下就能做的,有些不现实,有些不知道怎么解决。但这些想法是一颗一颗的小种子,种在心里,或许有一天就能发芽、长大。
8.自己解决问题,不必要不求助。提前向身边亲人告知事项,让他们有时间安排要做的事。不麻烦身边人。享受一个人搞定事情的感觉,享受独立行走的自由。给家人打电话,让家人更踏实和放心。
9.从小到大考试无数,心理战最重要。准备的时候,全力以赴。不为老师而生,只把它作为一个过程。磨练品格、提高能力。对结果不计较、坦然接受,不论是好的结果还是坏的结果。
4.15考试结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