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6日,是焦裕禄诞辰100周年,“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系列专题片之《百年焦裕禄》正式发布。在片中,他的女儿焦守云面对环球人物的镜头,回忆起父亲的最后岁月:“他总想着等到兰考好一点再去看病,可等到兰考好起来,就已经来不及了……”
提到焦裕禄,可能大家比较熟悉的是他在河南省兰考县的那段岁月,可实际上,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心间,是他青年时代,就已经在坚持的工作宗旨。1949 年初,27 岁的焦裕禄来到河南省尉氏县大营区工作。来自当地的村民和河南大学的学生,重现焦裕禄在土地改革中的一段往事。1962 年 12 月,焦裕禄拿着介绍信来兰考县报到。为了帮兰考人民早日摆脱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焦裕禄总是拖着带病的身体,没日没夜的工作。繁重的工作,加上营养不良,他的肝病一天比一天严重,疼痛难忍时,就随手用杯盖、刷子等硬东西顶着,直到藤椅被顶出了大洞。这把破旧藤椅,如今,陈列在兰考县焦裕禄纪念馆中,它也见证了焦裕禄强忍病痛,依旧在为兰考人民辛勤工作的日日夜夜。
1964 年,年仅 42 岁的焦裕禄病逝,临终前他对组织唯一的要求,是死后把他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没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你们把沙丘治好」。虽然只在兰考工作了短短 475 天,可走进群众心里面的焦裕禄,在离开后的 57 年里,人们一直都怀念他。今日的兰考已不同往日,在正确的引领下,着力打造红色旅游,宣传黄河文化,建立适合自己的旅游扶贫产业链,将文创产业、体育产业、餐饮等不同领域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为兰考的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生态力量。
他代表群众利益、尊重群众、相信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他那以「要依靠党的领导、要了解群众思想、关心群众生活」为核心的「十条工作方法」,在任何时代都值得传承。当前,我国社区、乡村等基层党组织工作者的平均年龄不到 35 岁,年纪最小的只有 20 岁,作为党在基层执政的「神经末梢」,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强国有我,强国,是人民的强国,更是青春的强国。新的百年,已然出发,青春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