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排列的逻辑(三十三)
——经典美文的图式是怎么形成的
经典美文之三十三:以《胖乎乎的小手》为例
《胖乎乎的小手》这篇文章有意思,有童趣,还有一点巧妙。为什么作者要用“胖乎乎的小手”作为题目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先还是来看看作者是怎么开头的吧:
全家人都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
题目是“胖乎乎的小手”,却不写“手”,写“全家人都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作者没有紧扣文题呢?先别妄下结论,我们往下看:
爸爸刚下班回来,拿起画,看了又看,把画贴在了墙上。兰兰不明白,问:“我只是画了自己的小手啊!我有那么多画,您为什么只贴这一张呢?”
最先欣赏并喜欢这幅画的是兰兰的爸爸。从“看了又看”“把画贴在墙上”两个举动可以看出爸爸确实非常“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是不是兰兰是个大画家,她画得有多出色呢?兰兰只不过是个小女孩而已,也不是什么画家。所以,“兰兰不明白”就说出了自己的疑问“我只是画了自己的小手啊!我有那么多画,您为什么只贴这一张呢?”
这一个自然段有三句话。第一句写爸爸对兰兰的话非常喜欢。第二句和第三句写兰兰向爸爸提出自己的疑问。这三句话两个层次,其实是一种顺承关系的逻辑。兰兰的问题问得好。第一个,解开了上面的问题。开头是不是没有紧扣文题呢?不是。因为“全家人都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而“这张画”画的内容就是“胖乎乎的小手”。第二个,这个问题开启了另一个关键的问题“您为什么单单喜欢我这幅画了‘胖乎乎小手’的画呢?”
爸爸说:“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
哦,爸爸的回答解答了兰兰的问题。也初步解答了读者心中的问题:哦,原来不是这幅画有多出色,而是爸爸特别欣赏画里面这“胖乎乎的小手”,它替爸爸“拿过拖鞋”。再来看下文:
妈妈下班回来,看见画,笑着说:“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
姥姥从厨房出来,一眼就看见了画上红润润的小手,说:“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啊!”
这后面两个自然段与第三自然段的路数是类似的,分别写了妈妈和姥姥喜欢“这幅画”的原因:“胖乎乎的小手”洗过妈妈的手绢,“胖乎乎的小手”帮姥姥挠过痒痒……原来是说,这小手帮家里人干了好多家务活呢。
这三个自然段之间也是顺承关系。爸爸把画贴在了墙上,先是妈妈下班回来看见画了,就非常喜欢,回答了兰兰的问题;然后是姥姥看到墙上的画,回答了兰兰的问题。再来看结尾:
兰兰明白了全家人为什么都喜欢这张画。她高兴地说:“等我长大了,小手变成了大手,它会帮你们做更多的事情!”
有意思的结尾,它点到点子上了,也就是揭示了中心思想。
我们知道,一年级的小朋友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为亲人服务的意识。而这篇文章妙就妙在能够小中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