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塞外渝家
(接昨日,继续)
夏雨和她母亲来到了镇上,沿街逛着,准备买些常用的东西。
黑井镇在农历369逢集,赶集的日子,周围的群众都会到集上买卖些农产品,镇上的公职人员,厂矿企业职工也会出来买些新鲜的蔬菜,老百姓家的土鸡土鸭,柴鸡蛋等等。
也有附近做小买卖的人,开着小车,早早的就到集市上摆起了地摊,有卖鞋祙衣裤的,有卖五金日用品的,有水果干果零食的,也有卖炸鸡卤肉熟食的,还有卖种子化肥老鼠药的,各种商品,零零种种,应有尽有。
夏雨很多年没有逛过这种市场了,想想在北京这些年,除了超市就是商场,没有在北京逛过这么热闹而又繁杂的市场,自己还真有了一些新鲜感。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逛到了中午,夏雨买好了电信流量卡,她准备在家里装一条宽带,但是想到过几天准备翻盖新房,自己决定买张流量卡先凑合着,等房盖好了房再装宽带。她都和电信营业厅咨询好了,对此事心里有了底。
夏雨还给母亲和自己买了鞋和衣服。陶玉英还买了些香蕉和苹果,心想丫头回来了,应该买点水果。
夏雨和母亲双手提满了东西。夏雨想着买电动自行车的事,不然自己太不方便了,便问:“妈,你早上说的二柱他舅在什么地方卖电动自行车,咱们去看看。”
“在新街那边,丫头你还真买啊?”
“买不买,我们先去看看,现在没有个交通工具,太不方便了。”
“年轻人就是娇气,想当初我们挑一百斤粮食来镇上,中间都不待歇脚!”
“妈,那些年是没办法,你看现在公路通了,谁还挑东西,有新的交通工具,为啥不用?”
人就是要出去闯,夏雨这十年,虽然吃了许多苦,但也增长了许多见识,对生活中的事还是分得清好与坏,能够及时跟随潮流!
夏雨和母亲边说话边走着,转过两条街,就到了新街电动车铺。
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因为使用费用少,轻便又有速度,在农村很有市场。夏雨到了电动车铺一看,门前停着好几排三轮车,屋里停着好多电动自行车。
陶玉英指着一个小伙子说,那就是二柱,你还认识不,赶集天他就来帮他舅卖车。
说话间,二柱看见了陶玉英,忙过来打招呼:陶孃孃,你也来买车啊,你这么大年纪了,不能骑了,摔着了可不好,我们不卖给你车,摔了我们还要负责。
夏雨站在一边,看着二柱,心想这二愣子说话还是那么好玩。二柱比她小一些,十年前她出去打工时,还是个清涩小孩子,现在长成熟了,长帅了,但言谈举止中还透着小时候的淘气样。
“二柱,你还认识我吗?”夏雨说着,拍了拍二柱的肩。
二柱回头认真的看着夏雨,又转过头看了看陶玉英,认真的想了想,又拍了拍自己的脑门,惊奇的说:“你......,你.......,你是夏雨姐?”
“唉啊,很多年都没见你了,啥时候回来的,听说你在北京当了大饭店的经理,可挣钱了,你回来不开高档开汽车,还来看我家的电动车啊?”
“你小子,就知道拿你姐询开心,小心我揍你!”
“不敢,不敢,姐,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来,陶孃孃,你和姐进屋里坐,手里提这么多东西,多累!”
夏雨看着二柱子这张甜嘴,真是个做买卖的料。对二柱说:我们不坐了,你帮姐选辆电动车,姐在家没交通工具,太不方便了。
二柱看着夏雨说:“真买啊?”
夏雨笑着说:“真的,不是逗你玩!”
“那这样,姐你看看这款,新到的货,电池容量大,适合我们这一块山区使用,充一次电,可行驶50公里,来镇上办点事也方便”
“有四种颜色,姐你来辆红色”
“除了红色,还有啥色?”
“还有白色,蓝色,黑色。”
“要百色吧,多少钱?”
“别人买3200,姐你要,就3000吧!”
“行,给我组装一辆吧,我能骑着带我妈回家吗?”
“肯定能啊,我给你推荐的肯定是最好的”
“行,就这么定了。我微信给你付钱行吗?”
“好的,姐稍等,我给你开票,我舅妈在收银台收钱”
夏雨看着干练利索的二柱,心想,这些年这小伙子变化真大。但她并不知道,在别人眼中,她的变化也很大。
二柱安排好修理工组装车,又过来陪夏雨,在二柱眼中,夏雨既是儿时的玩伴,但这些年变得漂亮了、又有气质,话语间透着干练,想和她多说几句。
“对了,二柱,姐还想向你打听点事。”
“你说,姐”
“我看你们家房也重新盖了,现在盖新房需要审批吗,能帮我找到施工队吗”
“审批,你得问村长。施工队,我帮你问问,姐咱俩加个微信,有消息微信我告诉你”
“好的。”二柱和夏雨互加了微信。
夏雨买的车装好了,她试了试,觉得挺好骑,他和二柱告别,带着母亲回家去了。
途中路过了一个烟酒店,夏雨又进去买了两瓶好酒,下午准备去村长家问问盖房的事.......
(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