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是产品经理或者交互设计师所设计的某一需求或者某一问题的具体的解决方案。绘制原型的工具有很多,我们公司大多的产品用的都是Axure。用这个软件,高保真或者低保真原型都能做的很好。那么,怎样的原型才适合团队交流?
毕竟绘制出来的原型并不是只给自己看的,还要讲解给团队里的成员,UI/前端/开发。特别是进行小组内评审的时候,通过演示原型,需要向他们讲解产品内部的逻辑、具体的页面、动效等,还要向他们询问设计是否合理,能否实现等,静心倾听他们的意见。这时候,原型就是一个思维传达的工具,将你的想法,翻译并灌输给你的团队成员。同样,原型是也团队的交流工具,针对绘制出来的原型,每个人都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交流思想,完善原型不足的地方。
所以原型绘制出来,必须要有基本的交付标准。
一、原型设计的基本交付标准
1.清楚------让他人能明白产品是干什么的,包括什么功能,有哪些页面。
需要清楚地表达页面有哪些内容模块
需要清楚地表达模块内部的构成元素
2.清晰------让队友知道具体有哪些要求,指导他们如何做
【1】功能操作
某一个功能可以进行哪些操作,点击/鼠标悬浮/拖动等操作,以及页面会有什么反应。(方便开发的工作)。
【2】操作路径
有一些操作是要跳转页面,跳转的路径需要标清楚,跳到哪去了,涉及哪些页面,页面之间是如何联系的。防止用户迷失。
【3】点击状态
一些链接,按钮,需要标明它初始的时候是什么样,鼠标悬浮有什么效果(颜色/下划线/提示语等),点击的样式变化,以及点击后的样式。(这些可以为前端的工作提供方便)
【4】信息组合
相关的信息需要组合在一起,比如一些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等最好放一块,不要分开。不相关的保持距离。
【5】位置排序
页面的布局应该适应用户的习惯,浏览方式、工作任务。突出强调重点,方便用户的工作。一些数据可以思考一下它们的排列方式,按什么排序,能方便用户查找,仍旧是“以用户为中心”。
3.周全-----产品的各种细节,不能疏忽
【1】交互状态
某些重要的操作,交互样式是怎样的,效果如何,最好单独抽出来做成高保真,演示给他人看,让他们对产品有深入的体验和感受。
【2】数据显示
原型上涉及的相关数据做好有真实的案例,将需要获取的关键数据全部展示出来,比如一篇文章,需要的数据:作者、发布时间、浏览量、喜欢数、收藏数等,方便开发准备必要的数据接口。
【3】异常考虑
需要考虑一些突发情况的应对,比如断网、加载太慢、数据已经被删除了、数据找不到了、没有访问权限等等情况。
【4】配套页面
产品里的一些功能可能和其他产品有关联,需要将可能涉及的其他页面包括到项目内。比如页面在wap上手机的浏览样式、一些发送给用户的消息/短信的内容和样式等等。
4.基本审美
【1】对齐
【2】间距
【3】颜色
【4】字体
推荐大家看看《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这类易上手的书籍。
5.基本规范
【1】页面尺寸
web的宽度有960px、1000px、1200px,App有安卓、iphone5、iphone6等,需要与已有的产品保持统一的尺寸。
【2】字体大小
标题可以是18px或者16px,内容可以是14px。既要考虑用户是否看到清,又要考虑美观。
【3】颜色
原型不要有太多的颜色,坚持黑白灰,除非要突出,可以用其他的颜色。
【4】弹窗
弹唱的样式最好做统一,弹窗名+内容+操作按钮+关闭
【5】元件
不在原型正文添加过多的截图、图标样式,会对UI的设计造成干扰。
二.Axure的快捷使用技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使用的越娴熟,才能节省大量时间用于方案的思考。下面将简要分享Axure绘制原型时的一些快捷操作:
首先在顶部菜单栏中找到<视图>,把需要的部件显示,就可以设置了。
1.组件库的建立(能提高效率,保证产品层面的统一一致)
2.母版的使用(适用于多页面通用的部分,修改后,集体自动更新)
3.设置页面样式(页面的字体、背景能一次性设置好)
4.元件的交互样式
5.元件组合
把要组合的原件用鼠标框在一起,按住ctrl+G,成为组合后就可方便复制拖动了。许下按住ctrl+shift+G,也可以点击选中后,点击下图的两个图标来组合和取消组合。
6.对齐、居中、平均分布
选中要对其的内容,选择一种分布样式,就能快速得到整齐的原型样式,而不用一个个手动调整。
7.输入框类型的设置(预设好类型)
一些输入框,可能需要设置默认文字,可以直接选中了输入框后,在原件属性里设置提示文字和一些限制。
8.元件的提示语
有些文字需要有鼠标悬浮显示提示语的动作,可以直接在原件的属性里设置“原件提示”,输入要显示的内容,即可。
三、制作原型的过程
1.梳理功能点-------------------将需求转化为功能清单,标出重要等级(前提是需求已经梳理清楚)
2.规划产品结构----------------用Xmind或者笔和纸等工具画出产品有几个页面,每个页面包含哪些元素
3.整理原型目录----------------用Axure添加原型的几个页面,考虑页面之间的跳转关系
4.设计页面的布局(打格子)-----用不同的色块,方框来表示这部分将要表示什么板块,设计好页面的布局
5.填充各模块的细节----------在方框里把具体的信息和数据填充完整
6.增加少量的交互动作--------------体现在一些涉及到任务的操作
7.页面注释-------------完善交互说明
8.审查自检------------------功能是否覆盖完全;页面有没有缺失;流程是否明确;状态是否完备
四、原型应用中的经验
因为我多是负责后台系统的优化,所以是直接和开发打交道,如果涉及前台页面,就需要UI先将原型做成图片,再由前端制作含有动效的demo,开发再按照demo开发。但是不论哪种,绘制出来的原型一定需要让队友都明白你的逻辑和要表达的重点。
第一次负责项目的时候,我用的是高保真,画完整的原型就花了一星期多,各种动作和交互,恨不得做个虚拟的产品。但是和开发讲了原型后,等来验收项目的时候,才发现,开发大部分都没有按照原型上的动作来,甚至连细节都有遗漏。一个个催着补上后,我开始思考这种方式是不是不太划算,太费事费力,结果又不太好。
后来我看了我上级绘制的原型,都是以静态页面为主,可以说是低保真,但是每一种情况都详细地用图文描述清楚,点击之后是什么样子,将要获取什么数据,失败了会怎么样都有。而且这种方式,完成的特别快。于是我就选取低保真模式的开始画原型,结果发现,开发有时候并不能将一些动作做好。
于是我开始“T式原型 ”。“T式原型 ”就是大部分是以低保真铺展开,将整个产品的逻辑都直接呈现出来,再在某些需要重点描述的地方用高保真描述深入。所以,我的原型大部分是以低保真+注释说明和高保真+动作演示的组合。不过对于交互简单的产品来说,低保真模型足够了。
每个产品绘制原型的习惯和风格都有所不同,但关键还是需要进行小组会议来向队友们讲解原型和逻辑,在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多沟通。
另外,分享大家关于AXURE学习的网站,可以在里面找到免费的软件安装包和教学课程。
如果对文章感兴趣,欢迎评论留言,坚持喜欢的事情,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