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巍的悲剧人生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沈巍,原名彭立新1967年生于上海,母亲是中学教师,父亲是远洋海员。生在一个这样富裕条件的家庭,沈巍为什么会流浪街头呢?

2019年3月30日,这位流浪大师沈巍登上过 CCTV -13新闻频道节目,还是《新闻周刊》的人物版块。沈巍不单单博学多才,他的弯弯曲曲的人生路真的令人心酸不已。

他从小就不知道什么是父爱?也从来没有得到过父爱!他总希望自己能象别的小孩子一样有父亲的肩膀可以靠,还可以跟父亲说说笑笑,但父亲从来都不会跟他沟通,对他要求极为苛刻。

他从小跟着外婆一起长大,一直到上海审计局工作。沈巍从不喜欢浪费,当他在单位里发现篓子里丢掉的废纸只写了一面,背面干干净净的,他觉得这是浪费,于是他捡起来。

正是因为这个举动,却被领导认为是精神不正常,是异类!不要他工作,要他回家休息。沈巍无论做怎样的解释都毫无意义。

那一天,二十几岁的沈巍,人生里哭得最伤心的一次。本来有着美好前途的他,第一次感到百口莫辩,人情冷暖。他在单位哭得泪流满面,回到家里,他以为家人能理解他的行为。没想到家人也认为他是异类,亲人对他各种恶语相向,沈巍被伤害、被孤立,被精神病!于是把他关进了疯人院。

三个月后,沈巍逃出疯人院,穿过上海繁华热闹的街头,他心里空落落的,除了委屈便是难过。每天他游走于南京路,去看画展,去听戏,晚上坐末班车回家,家成了只是睡觉的地方。为了逃避亲人的各种恶言恶语,天粉亮就起床悄悄地离开家,生怕碰见了谁,又会被谁伤害。

那时,他觉得这世界上只有外婆疼爱他,也只有外婆能够理解自己。但是有一天,外婆的一个动作把沈巍伤害得极深,他离开家,甚至想遁入尘世。那天沈巍跟别人闹纠纷,他外婆走出来跟那人说:

“哎呀,你不要跟他争了,他这里有问题!”沈巍看见外婆用右手食指敲打着她自己的脑门,且大声地喊叫着说。

当时沈巍心里被“咯噔”了一下,仿佛被针刺了一样痛。他万没有想到,连外婆都认为自己脑壳有问题,有精神病!外婆的这一个动作让沈巍彻底走进一个悲伤的圈子里。他突然心痛到欲哭无泪,外婆敲脑壳的那一举动让沈巍顿时语塞,说不出半句话来。那一晚沈巍没有回家。从上海南京路游走到高科西路,他像黑夜里的游神一样,他心里已经没有亲人没有家,他已经被亲人抛弃了,他成了月光下的流浪汉,成了孤苦伶仃的一个人。

口渴了,他去捡别人喝过的矿泉水,开始他不习惯,后来一想,水都比自己干净,又有什么不能喝呢?于是他跨出了流浪的第一步。最起码在流浪的圈子里没有人知道他是“精神病!”在桥洞下的黑暗里“精神病”这几个字被沈巍撕碎丢弃在风里,在咸泪里,他要让自己适应新环境。马路边的一个包子,想要去捡,但当时衣着得体的沈巍又怎么能不顾旁人的目光弯腰捡起塞进嘴里呢?特蕾莎修女传记里告诉他,这是上帝恩赐的食物。一点点,一步步直到累了,无论在哪个角落里都可以安然入睡,以前年轻帅气的沈巍慢慢地就变成了蓬头垢面,衣衫褴楼的流浪汉。二十六年,他反反复复地在南京路与高科西路之间游走,以捡垃圾为生。只要闲下来他就捧着书本精心细读。他想有一个房子,他想去读书。在茫茫的夜空里他甚至还想规划着自己的未来,直到后来一天天,一夜夜,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远,远到自己无法实现理想,远到自己接受了现实 。有时在路上碰到他弟弟,或者他母亲,只是他们之间就像陌生人,沈巍有时想跟母亲说说话,但母亲却与他无话可说。亲情是那么的遥远,远到无可抵达的彼岸。

当沈巍说到小区里有一个老人要沈巍等一下他,他有东西要送给他。当时沈巍以为是矿泉水瓶子,他没想到老人端来一碗面说:“今天我孙子生日,你吃吧!我们也是朋友啊!”沈巍突然哽咽到说不出话来,居然有人承认他们是朋友!泪水在他眼窝里打转。他被老人的话温暖了,感动了。看他坐在陈晓楠老师侧面久久说不出话来。灯光下,沈巍的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

看完沈巍老师的专访,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那样一个优秀的年轻人,就这样被精神病后,一步步走向几乎堕落的人生!幸亏破破烂烂里还有书,满屋子的书拯救了他的灵魂。灯红酒绿里,这个在上海的原居民居然没有可以安生的家。

2012年沈巍的父亲在弥留之际说想要见沈巍。沈巍回家了,他无法原谅他父亲。同是父母所生,父亲把上海一套960万的房子给了他弟弟,另一套他卖掉,把钱存在银行卡里,沈巍就是这样连住处都完全失去了。父亲要走了,他想见他!沈巍想都没想还是回家了,毕竟他是自己的父亲。临死前,父亲表达了自己对儿子的歉意,他意识到是自己的错误毁了儿子的一生。因为当时沈巍要求继续读书,但父亲却一定要他工作。父亲断断续续地说,沈巍很认真地听,他读了那么多书,他懂得很多道理,他会不会原谅父亲呢?看着病床上瘦骨伶仃的父亲,他觉得他很可怜,几十年不见,恩恩怨怨何时了?这位父亲临死前却要见他儿子一面,居然是表达着对儿子的歉意,那一刻起,沈巍从心底里原谅了他的父亲。

这个在上海繁华街头的流浪汉,在人来人往的地铁口与人高谈阔论的《尚书》与《左传》之人,这个邋里邋遢的外表里,住着一位灵魂纯净之人,这个说“善始者众,善终者寡”的流浪汉就是沈巍 。

一个举动,一个正确的理念,却让一介柔弱书生的沈巍,一步步成为蓬头垢面的流浪汉。不禁让人深思,是对亲情,对人性,对家庭子女教育等问题的严肃思考。本来有着大好前途的年轻人竟然因为捡纸篓里的废纸而被认为是异类,是悲,是叹?

沈巍的悲剧人生带给人们的更多的是思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