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过程,创造自信与热情的你

看了《深度关系》导言有感:

心里健康的标准是什么?美国的心理学家科胡特给的答案是:自信和热情。

自信怎么来?当活力能滋养主体时,就是自信;热情怎么来?当活力能滋养客体时,就是热情。

那活力怎么来?我能想到的:

1.精神上的:阅读+思考

2.身体上的:营养+运动

3.爱:有那么几个无限包容你爱你的家人or朋友

第三点和作者写的也一样,我能想到的自信,就一定是有爱的成分的,但是想了想这第三点,好像有点牵强,因为一切依赖外物所得到的爱,都有可能会消失,但是有爱又是必须的,因为我曾经就很自信,那是因为我知道这个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我做错了什么,我都有个爱我的爸爸会一直无限的包容我迁就我。但是现在我爸不在了,那份最有份量的爱不见了,所以就没那么自信了,那么我们要如何才能没有他人帮助之下也能依旧自信?那就是爱自己,爱自己就肯定能保证自己有爱了,真是精彩啊!

当然我们不推崇我们只爱自己,那也是一种自私的表现,也是片面的,下面一点也是我想说的一点,也是作者想表达的:

作者想表达的也不是主要是爱上自己,而是要爱上过程,因为一切以目标为导向的人都会产生些许的焦虑,有了目标,那你就会产生不达目标的焦虑感,而如果你只在乎过程,那么你就会享受过程,享受生命的“能量流动”,“能量流动”听起来挺玄幻,但是理解起来不难,准确的说就是我们要关注过程,享受当下的事物,不用对目标有太大的期待,不要把注意力都放在目标上,而把重点放在过程上,把过程给做好,去享受做事情的乐趣而不是像完成任务一样定目标执行目标,那样会很容易焦虑,而我们享受过程,自然的你对这个世界就会有很多的热情、爱和创造力,而越多的去享受世间万物,过程中你同时也会顺带爱上自己,那么自信就油然而生了。热情也是享受过程的一部分所带来的,所以热情也自然的产生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