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有个废弃的床垫,几个两三岁的孩子在上面蹦蹦跳跳,奶奶们在旁边不停指挥,时时夸奖,很是热闹。一个快3岁的小女孩和奶奶一起走过来,她站在一边看,奶奶让她也去跳,她不去,奶奶鼓励说:“宝贝,勇敢些,和他们一起跳,宝贝会跳的。”她还是摇头不去,奶奶拉她也不愿。奶奶不高兴了,开始数落她:“这孩子怎么这么胆小,平常就是爱哭,不合群怎么行?听话!过去跳!”奶奶使劲拉,孩子挣扎,奶奶一把抱起她扔在了垫子上。“让你跳就跳,不听话怎么行!”孩子大哭,其他孩子也都停住愣愣地看着。孩子爬起来,哭了一会停了,奶奶连哄带吓地终于让她跳了,奶奶高兴得直夸:“宝贝真棒!勇敢!”我看着眼泪都出来了。小女孩很乖巧,敏感爱哭,很像小时候的我,幸运的是我的父母不知道“勇敢坚强”多重要,那个年代女孩文静是优点,爱哭也正常。
不知何时,育儿界开始流行这样的观念:孩子摔了,不要抱,让自己起,这样可以培养独立坚强的品格。于是经常看见孩子摔哭了,大人在旁边呵斥:“没事,自己起来!”我也曾相信过,大宝小时候摔了,只要没伤到,我就等他自己起来,我不想说他但也没有安慰,现在想来儿子当时会不会觉得我冷冰冰的。现在他已经是小学生了,他还是手破点皮都要用创口贴贴几天。
小女儿已经两岁,可能我年纪大了更疼小孩了,也可能我觉得女孩就得娇着养,她学步时只要摔了我都马上抱起来,现在是她摔了,只要她看我,我都马上过去抱,虽然周围人说不让抱,我才不管呢,不管她摔疼了还是寻求关注,反正她需要妈妈,妈妈怎么可以不管呢?我会抱着她,问:“宝宝,哪里摔疼了?妈妈摸摸。”她马上停止哭泣,跟我说哪里摔了。”让我意外的是,小女儿并没有变得娇气,反而大家都说她的淘气比男孩有过之而无不及,摔了很少哭,有时候划破了,摔破了,撞青了,我都不知道怎么摔的。打预防针一次两针非常配合,第二天吵着还要去打。说到这里,你一定会想:这个小宝不爱哭。其实不然,她哭功很高,同楼奶奶称她为哭匠。哭起来惊天动地,声音大,时间长,半小时到一小时是常事,以前晚上醒来大哭,白天睡觉也哭,现在晚上不哭了,白天睡觉没睡好还经常哭。而大宝从小就不太爱哭,哭时流眼泪,声小,时间短。
不爱跳并不表示不勇敢,摔倒了抱起来也并不会让孩子变娇气。每个孩子个性不同,有的温柔安静,有的活泼好动,期待一个孩子有前者的乖巧听话,又不能像后者倔强难驯,那很难!我们要接受孩子的性格特点,外柔内刚也难能可贵。每个人对痛疼的敏感度不一样,情绪爆发点也不一样。比如我家小宝也许不怕痛,但饿了就受不了,而大宝比较耐饿。所以宝宝摔了哭就去抱吧,不要让他觉得我们冷冰冰,我们只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鼓励,接纳她的哭和痛,不责备,不强求,孩子会按照自己的节奏去面对,不用着急,很快他就会自己站起来,不用你抱。